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人们对于癌症的体检项目热衷度一直很高。癌症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从早期低危状态到中晚期高危状态,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此期间,如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预防和干预,很有可能会成功延缓、阻断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下面,国康健康针对5大常见的癌症,给出体检项目建议。
一、肺癌: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癌症
《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 Oncology曾发布过一个关于全球癌症负担的报告,里面指出: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次是结直肠癌,第三是胃癌。
肺癌不但致死率第一,发病率也极高。2018年的全球癌症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人民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都是肺癌。
而在上世纪,肺癌的发病率还低于胃癌和肝癌。为何肺癌的患病率上升如此之快?这与人们吸烟、肥胖、喝酒、抑郁、焦虑、失眠等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因素有关。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预防肺癌最好的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危群体来说,防癌体检是非常重要的。
肺癌高危人群
年龄40岁以上,包含下面一项及以上的人群即为肺癌高危人群。
(1)吸烟者,数量大于20包/年,包括戒烟时间没有超过15年的人;
(2)长期暴露在二手烟、三手烟环境中的人,包括长期在厨房油烟、烧煤取暖等环境中的人;
(3)长期与石棉、铀、氡等接触的人;
(4)一级亲属中有患肺癌的人;
(5)有慢性阻塞肺病或者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的人;
肺癌体检项目
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胸部低剂量CT检查。
二、乳腺癌:全球新诊断人数最多的癌症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患者数量首次超过了肺癌,成为全球新诊断人数最多的癌症。从致死率来看,乳腺癌居第五位。
相比其他几种恶性肿瘤来说,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效果比较好。如果能通过科学的筛查尽早发现,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5%以上。
由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提出并牵头起草的《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标准》中提出,乳腺癌高风险人群要从40岁开始进行筛查,一般风险人群在45-70岁之间,应进行乳腺癌筛查。
符合下面任一项的女性,即为乳腺癌高风险人群。
(1)具有乳腺癌家族史,既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二级亲属中2人及以上在50岁前曾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自己或者一级亲属中已经检测出有人携带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2)12岁之前即有月经初潮;
(3)绝经年龄大于等于55岁;
(4)有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或者乳腺不典型增生病史;
(5)使用“雌孕激素联合”的激素替代治疗不少于半年;
(6)45岁之后乳腺X线提示乳腺实质(或乳房密度)类型为不均匀致密性或致密性;
(7)同时有下列条件中两者或以上的人群:无哺乳史或哺乳时间小于4个月;无活产史或者初次活产年龄大于30岁;仅使用“雌激素”的激素替代疗法不少于半年;流产2次以上。
乳腺癌体检项目
高风险人群:每年都要进行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
一般风险人群: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或者乳腺X线检查。
三、宫颈癌:唯一能找到明确病因的恶性肿瘤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由HPV持续感染所导致。因此,女性通过接种HPV疫苗,能够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通过定期的宫颈癌筛查,也能够帮助女性早一点发现宫颈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HPV感染到真正发展成为宫颈癌需要8-10年的时间,且HPV感染会发展成宫颈癌的几率仅有0.03%。因此,若是在体检中发现HPV病毒感染,不需要太过惊慌。
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肿瘤妇科主任石琨介绍,30岁以下的女性,有大约80%的人都会有一过性的HPV感染,一般经过8个月后可以自我清除。30岁以上的女性持续感染的几率会高一些,持续感染的人群中也可能会发展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但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治疗手段来控制。
虽然女性朋友可以通过打HPV疫苗来降低宫颈癌的患病风险,但打过HPV并不等于一定不会得宫颈癌。在女性有性生活后,都需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体检项目
每2-3年进行一次HPV检查或者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若是连续两次呈阴性,检查间隔可延长至5年一次。
四、胃癌:全球胃癌一半在中国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胃癌大国。因为高盐饮食、饮酒文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爱吃油炸烧烤类食物等因素,导致我国每年约有60多万的人确诊胃癌。
国家癌症中心在2017年曾发布过一个名为《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的报告,里面指出:2012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95.1万,死亡72.3万,而中国得发病和死亡人数占了全球将近一半。
在下面这张图,标明了2012年不同地区每百万人中因胃癌死亡的人数,颜色越红,人数越多。
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调研显示,如果能在胃癌最早期发现并干预治疗,那么5年存活率可以达到70%以上。因此,早筛查、早治疗仍是预防胃癌最有效的方法。
胃癌体检项目
胃镜检查,因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危险因素建议筛查的频率不同,因此要根据医生专业的指导进行定期筛查。
五、结直肠癌:全球第三大高发癌症
根据世卫组织IARC2020年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高发癌症。各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结直肠癌的重要因素。
另外,一项欧洲多个国家的研究还显示,大多是的结直肠癌的发展都需要5-10年的时间。这意味着,如果能早期检测、发现结直肠癌,那么将会大大提升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而今年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由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学者牵头的大规模跨国研究,通过统计欧洲21个国家十几年的疾病数据发现:在长期普遍开展结肠镜检查、粪便检查,并且适宜人群中超过一半接受筛查的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结直肠癌体检项目
大便隐血试验(FOBT)、肛门指检、肠镜检查。同样的,肠镜的检查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可3-5年做一次肠镜。
总的来说,大部分的癌症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经过治疗可以取得不错的预后效果。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科学筛查,是对付癌症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