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市场热线:400-678-8511

立即体验

乙肝专家谈乙肝认识误区

虽然我国是“乙肝大国”,但人们并未因此对“乙肝”有着科学的认识,更有甚者是在认识乙肝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断章取义或者一知半解而“误读”乙肝。由于“经验”与“习惯”的作祟,在医务人员队伍中,不正确理解“乙肝”传染途径的也是大有人在。继而通过这些“医务人员”之口,反而加深了公众对乙肝的“误解”。


最常见的情况是妊娠期的患者总爱问:“医生,我是大三阳,我的孩子会不会感染,我的孩子是不是不能喂养母乳?”

这些疑问者都曾了解过乙肝的传染途径,他们甚至都知道一个“科学发现”——“大三阳”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尿、泪、乳汁、胆汁、胰液中,几乎所有体液和分泌物中都曾经分离出乙肝病毒或病毒抗原。

的确,这个知识是正确的,然而,这并不是完整的一个知识,这个“科学发现”还有后续的说明——

1、乳汁中检出乙肝病毒的机率很低;含量也非常小。

2、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染病,乙肝病毒不能通过消化道传播。

3、新生儿经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体内已经有了保护性抗体。

骆抗先引用相关文献说明:“乳汁中罕能检出传染性病毒颗粒,只要新生儿免疫成功,即使‘大三阳’的携带者母亲,喂乳传播的可能性非常非常的小,迄今尚未发现过。”

对于一些医务人员和科普读物建议“大三阳”母亲防治乳汁传染而禁止哺乳的观点,骆抗先是这样理解的:“现在进口乙肝疫苗的剂量1支10微克,国产疫苗1支5微克。当前新生儿的注射剂量显然不足,抗体阳性率约80%,仍有发生感染的,家长可能误认为是母乳喂养的缘故。”

本文地址:https://www.guokang.com/tjcs/81858.html




产品订购咨询

  • 客服热线:400-678-8511
  • 在线咨询 7*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