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市场热线:400-678-8511

立即体验

游泳后耳朵“进水”,该自行处理还是看医生?

炎炎夏日,游泳池是不少人心中的最佳“避暑胜地”。孩子放暑假了时间很多,水上项目成了家庭游玩的解暑选择。

 

很多人玩得开心又爽快,玩水后却出现耳部不适甚至疼痛的状况。有的只是短暂的不适,有的状况会持续很长时间。那到底什么情况需要就医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简单的进水怎么处理?

 

简单的进水一般指游泳后感觉耳朵进水了,有轻微或短暂的不适,没有过多分泌物或痛、痒等情况。

 

1.把头倾向耳朵进水的一方,然后用同一侧的脚作单脚支撑,同时用手牵拉耳朵,把外耳道拉直,单足跳几次,借助水的重力,可让水顺势流出;

 

2.用干净的卫生纸卷成一头细细的捻子,轻轻地伸入进水的耳朵里,当捻子碰到水时,水就会被捻子吸收;

 

3.用手牵拉耳廓,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使水向外耳道流出;

 

4. 用手紧紧捂住进水的耳朵,用力压紧再突然放开,造成负压,将水吸出来。

 

 

耳道有“脓性”分泌物

 

这种情况在儿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耳道进水后一两天,耳道内出现一些白色或棕色分泌物,呈团块状或粘稠状,伴有耳痒或耳闷,无明显疼痛及发热。很多人以为是耳道化脓或者中耳炎,其实这是耳道内耵聍遇水后导致。

 

家长不必过分担心,不是每次耳道内耵聍遇水都会有此情况,当耳道内干燥成块的耵聍被水浸湿膨胀后,有时也仅仅出现堵塞感,不会出现粘稠分泌物。在家用手电筒或其他照明设备检查耳道时,是可以发现里面的堵塞物的。

 

儿童耵聍多数为黄色或棕色,被水浸湿后有时会变成白色,并且会逐渐向外耳道口迁移。此时就医的话医生会彻底去除耳道内分泌物,同时查看外耳道及鼓膜情况。

 

 

外耳道疼痛

 

轻者仅仅在触碰耳朵或者吞咽时发生,严重者会有持续疼痛,伴有发热、听力下降等。

 

这是由于耳道进水后细菌感染引起,多数发生在耳道反复进水,不卫生掏耳也会引起细菌感染导致疼痛,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发炎后,治疗需要用滴耳液控制炎症,必要时会加用口服抗生素,而且短时间内要避免外耳道再次进水。

 

 

外耳道堵塞、痒

 

掏耳时发现较多跟平常耵聍不一样的痂皮,掏干净数天后耳道内再次出现堵塞,有耳闷、耳痒等症状,一般无特殊疼痛及分泌物。

 

这种情况就要怀疑是否发生了真菌性外耳道感染,不仅是耳道进水,反复用工具掏耳有时也会引发同样问题。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耳道内就有真菌存在,当局部环境改变后,真菌增生,除了引起痒感,还会形成较多痂皮,附着于外耳道和鼓膜,上面会有白色或灰色的菌丝。

 

如果没有彻底治疗,该症状会反复发生。治疗时需要去掉痂皮,用相应的滴耳液改善外耳道环境、控制真菌。

 


耳朵进水会出现中耳炎吗?

 

很多人担心耳道进水后就会出现中耳炎。其实在玩水后出现的大部分耳部不适状况,是由于外耳道内问题所致。鼓膜完整的情况下,外耳道进水只会引起外耳道炎症。

 

如果有呛水或鼻腔堵塞,可能会并发中耳炎,此时会有明显耳痛、耳闷,甚至发热。在感冒未痊愈的时候游泳,鼻腔的细菌也可能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进而诱发中耳炎。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若用挖耳勺和棉签掏耳朵,可能会损伤外耳道粘膜,或把耵聍推到更里面,这样更容易诱发或加重炎症,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听力下降。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在必要时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平时应该如何预防耳朵进水呢?

 

1.游泳前外耳道有耵聍时应当取出,否则泡涨后容易引起发炎疼痛。中耳炎患者必须经耳鼻喉科医生检查允许后才能游泳;

 

2.游泳时佩戴防水耳塞,可起到保护外耳道的作用;

 

3. 游泳后应及时把外耳道内的积水排净;

 

4. 跳水时要注意姿势和方法,不要使耳朵直接受水拍击,过度的气压冲击容易发生鼓膜外伤。

 

总之,让我们纠正不良习惯,不适及时就诊,一起保护耳朵的健康~


本文地址:https://www.guokang.com/jiankangyoubaodian/127081.html




产品订购咨询

  • 客服热线:400-678-8511
  • 在线咨询 7*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