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服务热线:400-678-8511

立即体验
什么是凝血功能?哪些人需要做检查?
凝血功能是指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一种能力,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功能,狭义上就是指机体在血管受损时所具有的由凝血因子按照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而促使血液凝固的能力。
2020-09-22
0
0

  凝血功能是指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一种能力,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功能,狭义上就是指机体在血管受损时所具有的由凝血因子按照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而促使血液凝固的能力。

  比如说这个人要做手术了,那么在术前的时候,医生会让他去做一个凝血功能检查,如果发现他有凝血功能异常的话,可能就要先把凝血功能异常进行纠正后再进行手术。否则的话可能会引起他术中的出血,或者是术后的出血,而带来一些副反应。

  有的时候一些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为了明确诊断出血性疾病,或者是来鉴别出血性疾病和其他疾病之间的一个不同,也要做凝血功能检查。

  还有一些病人他要用抗凝药物,比如说用了一些肝素的药物,或者是在家里吃华法令,像这样的药物也要做凝血功能检查,来动态地观察合理的一个用药范围。

  出血、血栓,还有凝血,这三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如果说血液一直不止,也就是出血的一个状态;如果血液很快它就止住了,或者是你经常会自发形成一些小的血栓,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所以出血和血栓实际上它是一个疾病的两个方向。

  也就是当凝血功能状态处于一种高凝状态的情况下,它会形成血栓,如果机体的凝血功能是一种低凝的状态下,经常会出现出血。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高凝状态呢?

  心血管疾病,心梗或者是脑梗死,这个时候往往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或者有静脉血栓的形成,或者是在生理状态下可能是高龄的病人,或者是妊娠期的人,她都有可能是一个高凝的状态,这种会有一个血栓形成的倾向。

  恶性肿瘤也有这种可能性,就是一个血栓形成的倾向,就是高凝状态。

  另外的情况下什么时候机体会有一个低凝的状态,比如说缺乏凝血因子了,他就是一个低凝的状态,他就容易引起出血。

  我们对于凝血功能是怎么样来检查的?

  检查凝血功能,还是要说一点专业的术语,然后再跟大家说,为什么医生会让你做几个指标。

  一个是在凝血功能发生的过程当中,它要启动的是两个机体内的系统,一个是凝血和抗凝血系统,第二个是纤溶和抗纤溶系统。

  针对这些系统,我们临床上会检测一些指标,比如说凝血酶原时间,这个简称我们叫PT;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我们叫APTT;还有一个是凝血酶时间,TT;还有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还有D-Dimer,就是D二聚体;还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它叫FDP,这是我们常说的凝血的六项。

  有的时候一些医院也会给你检查四项,就是去掉FDP和D-Dimer这两项,就是常规可以做到,PT、APTT、TT和FIB这四项。

  我们做这些检查是通过抽血就可以吗?抽哪里的血?

  对,通常来讲做这些检查是抽静脉血。医生开了检查之后,你可能要到护士站,或者到抽血室,护士给你抽一管静脉血。

  我们通常用的抽血的管子是一个蓝头管,这里面为什么管子会有不同的颜色?蓝头管里,它所占有的抗凝剂跟别的不同,所以它是蓝头的。这个抗凝剂就是我们常说的枸橼酸钠。

  用枸橼酸钠来抗凝你抽出来的静脉血,然后进行离心,然后得到的血浆,就可以用来做凝血功能检查了。

评论



产品订购咨询

  • 客服热线:400-678-8511
  • 在线咨询 7*24小时
  • 官方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