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颈动脉的预防性治疗,我们非常提倡,因为如果我已经发生脑梗塞,已经偏瘫了我再去治,我能恢复一部分(功能)并不能完全康复,所以更重要的是,在没有发生脑梗塞之前,我把它解决掉。
所以我们有一个标准,多数颈动脉,如果狭窄,没有症状的病人,也就是我跟好人一样,但我发现我颈动脉已经狭窄70%了,我们大家也是建议治疗的,但如果70%以下可能大家要严密观察,但如果更重的人,那你更毫无疑问更得治疗,对于有症状的病人,有的人可能放宽到50%。
因为我跟它有关系,我尽管是50%狭窄,但已经掉一块东西了,我墙皮已经脱落一块了,我第二块就更容易脱了,所以这样的,有症状的病人50%,也是可以提前做预防性治疗,但有些特殊的,我是个溃疡性的斑块,它更容易脱落。
这种我们也可以预防性的治疗,所以预防性的治疗同样也是有风险的,这里头包括,主要常用的是两种治疗方式:
那一种是通过我们手术,我们叫做内膜剥脱术,那脖子上有个切口,然后把那颈动脉打开,把那个堵塞狭窄这个颈动脉的斑块直接给它全部掏走了,然后再缝回去,这叫内膜剥脱(术)。
另外一种我们通过我们的支架的手术,也是通过微创股动脉穿刺来把支架放到我那狭窄的部位,把那个血管给撑开了,同时也挡住这个散在的东西。这样我支架给它挡到外头不脱落下去,所以这两种常用的预防方式,这个也是有一定风险,就在于预防性的。
我打个比方,如果我的颈动脉狭窄60%,我5年里头我发生脑梗的比例,我可能到了百分之大概是19%左右,也就将近1/5的人,在5年里头如果我那个狭窄更重了,后来我双侧(狭窄)了,我比例就越来越高了,发生了第一次脑梗塞,40%的人容易复发。
这个我二次,如果我已经得过一次脑梗塞,那我这次我发现了,我赶紧预防,这样的人更应该早去治疗,让没有症状的病人去治疗,就是5年里头可能发生百分之十几的脑梗塞的比例,到发生过一次,我可能到百分之三十几。
所以这样呢,我的比例就很高了,但我做手术或者做支架发生风险的比例。大概是1-4%,为什么也有风险,很简单跟我们做手术有关。因为做手术,我把它切开,我要把这个血管暴露出来,如果我这斑块本身就已经很松了,那有可能就掉了,在我游离的时候就掉了,这个是不在我掌控之中的。
因为我们做手术,经常里头打开血管,放转流管,也就不阻断血流,就可以把这个东西拿出去,应该是比较安全的,同样放支架,我这个血管已经很窄了,也就是我的支架。我要跨过这个狭窄的病变,我们现在也有个保护措施,叫颈动脉保护伞,然后我先从这个隙缝里头过一个很软很细的东西,先过去,然后把它散开,然后再去放支架。
第二个,我的伞子在上面撑着,也许我没有挡严实,因为你血管的粗细等等,可能旁边漏了一小块,还有这种可能性有,但起码有这些保护措施,大大的把这个颈动脉支架术和颈动脉的那个内膜剥脱术的风险大的降低。起码从数字上来说,我从百分之二三十降到1-4%,比不做安全性高的多的多。
本文地址:https://www.guokang.com/tjcs/8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