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市场热线:400-678-8511

立即体验

看了白水变牛奶的视频 不敢喝牛奶了?一分钟教你识别真牛奶

“实践出真知” ——今日份心灵鸡汤。

后台有粉丝问我,能不能聊聊前些天被大家热传的“白水变牛奶”的视频?她说:看上去好可怕,看完了再也不敢喝牛奶了......

在这个来自河南电视台的“魔法揭秘”视频中,某 营养专家只用了简单的三步,就将一杯清水轻 松变成了色香味均可乱真的牛奶:

先在白水里加入香精,秒变“有奶香味”的白水;

再加入几滴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摇匀,让清水呈现奶白色;

最后,加入色素二氧化钛,成功“制造”出可以挂壁的醇厚“牛奶”。

这杯“魔法牛奶”不仅看着逼真,就连现场的嘉宾尝过之后都惊呼:简直就是牛奶啊  !(听上去很惊悚,不是吗?)

随后,专家还告知大家: 果味乳酸饮料也仅仅是加了水果味的香精而已,而街边售卖的奶茶、奶昔,不过都是这些添加剂调和而成的,至于所谓的老酸奶,更是没有什么高级制作过程,也不过是因为加了明胶才显得更粘稠,才能卖更高的价钱......

我有两个朋友前些天也在微信群里转发过这个视频,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粉丝问我,我都没想打开这个视频,因为,出于对既往此类视频的认知和职业习惯,我第一时间的反应是:不是忽悠人就是制造噱头......

有趣的是,在我找来看的当天,恰好看到有一位科普大咖痛批了这个视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看看: 白水变牛奶?不要把健康科普做成娱乐节目 。

看完论调如此对立的两方观点,作为非专业人士,你会继续对牛奶避之不及吗?你会认为卖牛奶的都有可能在以次充好、甚至以假乱真吗?

其实吧,类似的试验,数不胜数,不止是牛奶,什么假卷心菜、假肉、假鸡蛋的制作视频,也曾经在街坊之间漫天传播......要想造假还不容易?人类连基因编辑的孩子都能造出来,还有什么鼓捣不了的呢?

但是,如果让恐慌和焦虑控制了我们的理智和选择,因为一个视频就再不敢喝牛奶,觉得满大街的奶贩子和商超都在变着法儿地从自己兜里骗钱,这可真的没有必要!

屋主晚一些再来点评这个白水变牛奶视频,我先来教大家如何: 用科学武装自己、一分钟识别真奶。

购买渠道、品牌及包装

首先,购买奶类食品的时候,请一定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有正规包装的产品,对于既无包装、又无品牌、更不可能有成分说明的自制或散装产品,请先慎重思考两分钟再决定要不要掏腰包。

如果是一些连锁品牌销售的“手工制作”或者“私房制作”的奶制品,比如酸牛奶、奶酪、双皮奶等,请先在店里找到《餐饮服务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各种盖着工商部门和食品监管部门的大钢戳的公示证件——这样的店家,至少有人监管,一般也不太会乱来。

当然,你买之前最好问一下是不是纯牛奶制作的,或者哪怕奶粉调制的也行。如果被告知是货真价实,但你确实喝着或者吃着不是那么回事儿,你有权向执法部门反映和维权。

食品配料表

只要是有外包装的非散装奶,包装上都会注明奶的产品类型,一般不会跑出鲜牛奶、纯牛奶、复原奶、调制乳、乳饮料这五大类型。在这五类中,乳饮料是最容易出现添加成分一大堆的,特别是简单糖(葡萄糖、果糖或蔗糖等),也常常是营养密度最低的一种。而调制乳也并不一定就是大家认为的乳饮料,比如某些儿童奶中,会以生牛乳为主要成分,添加儿童所需的某种或某几种营养成分,而根据国标的定义,这样的乳类属于调制乳。

牛奶的配料表中,所含成分是根据含量多少来排列的,因此,只要看 看配料表中排在最前面(第一位)的是不是生牛乳 ,就可以明白你准备喝的这种奶是不是真奶了(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纯牛奶或鲜牛奶,配料表非常简单粗暴,只有生牛乳)。比如上图的配料表⬆️,排第一位的是生牛乳,就是纯奶,而下图中⬇️,配料表排第一位的是水,从第三位开始,是各种调制成分,符合它对自己产品种类的定义——含乳饮料。

营养标签与营养成分表

营养标签 ,是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一部分,是指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要求预包装食品要标示营养成分表,并且对食品的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其实营养标签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含了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健康声明等一系列内容,简单总结就是:你可以通过它了解食品的营养信息,便于你更加科学地选择入口食物。

营养标签的基础和关键,是营养成分表 。

营养成分表 是标示食品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名称、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也是整个营养标签的核心部分。以纯牛奶的营养标签为例(下图),营养成分表中各项的意义分别是这样的:

这里面的 NRV ,指的就是上文中所说的 营养素参考值 ,是指每100g(毫升)或每份食品中某一营养素占我们大多数人(指轻体力劳动的健康成年人)一天所需的该营养素总量的百分比。

图中所示的1+4(能量和核心营养素)中的1,指的是能量。4指的是核心营养素,4种核心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1+4”也是 中国卫计委《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要在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上强制标识的内容。

作为真的纯牛奶,一般来说,营养成分表里的各项数值都跟上图出入不大,特别是蛋白质含量,基本都不会少于2.8g/100ml,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只要是质量过关的纯牛奶,每100毫升都含有不少于2.8g的蛋白质,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3g以上,有的产品甚至会高出不少,比如下面这种,高达3.6g——而蛋白质含量,是辨别纯牛奶最简单好用的办法。

所以,基于以上的这些基本信息,消费者并不难判断一种奶是否为真牛奶。而你一旦学会了如何分辨真假牛奶,也就再不必担心上当受骗了。 

做完科普,我们来简单聊一聊如何看待那个白水变牛奶的“魔法”视频。

其实,不是我想和稀泥,也不是我中庸,篇首提到的反驳魔法视频的文章和视频,观点和出发点,各有各的道理。云老师担心消费者们因为这个视频而妖魔化了食品添加剂,因而强调了食品添加剂并不像视频让大家错觉的那样“可怕”与“恐怖”,屋主是非常认同的。毕竟,预包装食品的生产与监管,真的不可能像大家“以为”的那样无法无天,只要是正规厂商生产的,要想投入市场,都是要受监管和抽查的,绝对不可能用“跟牛奶相似的液体”类廉价调制品来替代牛奶销售。国家不是没有法律,商家也不是不怕死的超人。

而路边摊的奶茶和奶昔,如果可以看到操作过程,也不一定都是如视频里专家说的那样“一堆添加剂调出来的”,我们固然需要提高警惕,却不能一棒子都打倒。

回到河南电视台的这个视频中那位专家演示的“魔术”,消费者们应该关注的点,不是“市场上的牛奶都有可能是清水变的”——我相信( 或者说我希望 )这不是这位专家的本意或者初衷。如果真如我所愿的那样,那么,他应该是希望大家尽量选择有品质保障的产品,少接触一些营养价值并不高、但很“美味”的、貌似牛奶的调制饮料。

但是,我不得不说,单就老酸奶而言,明胶真的不是什么坏东西(视频里的主持人说明胶不是好东西,这个理解是有偏差的),而且,老酸奶中添加的增稠剂,确实如云老师在文末回复粉丝时说的那样,大多数是膳食纤维,没什么不好的。至于老酸奶因为“稠”了、所以贵了——这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因为我不清楚人家的成本投入,就不做评价了哈。牛奶是个好东西,千万不要杯弓蛇影哦~  

遂谦碎碎念

如果觉得某个言论听着挺吓人,那就多看几遍多听几遍,然后,你就能从中发现“不吓人”的部分了~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guokang.com/jiankangyoubaodian/6.html




产品订购咨询

  • 客服热线:400-678-8511
  • 在线咨询 7*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