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市场热线:400-678-8511

立即体验
吴文川
三甲
主任医师
所在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所在科室:普外科


擅长: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吴文川消化系统肿瘤(胰腺良恶性肿瘤、胃癌、结直肠癌、十二指肠肿瘤)的综合诊治、外科手术及微创腹腔镜手术;胰腺肿瘤机器人手术
简介
吴文川,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胰腺外科博士后。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胰腺外科副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委会青委副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委副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委会青委副主委,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分会青委副主委、胰腺外科学组委员。 从事外科工作20余年,对处理胰腺良恶性肿瘤、胃癌、结直肠癌、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胰腺肿瘤和胃癌、结直肠癌根治切除术及微创腹腔镜手术,主刀胰腺肿瘤手术近400例,胃、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近800例。 2015年起,吴文川教授负责执行中山胰腺肿瘤MDT(涵盖胰腺外科、放射科、介入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内镜中心、肝外科、病理科的多学科诊疗团队)的建立和运营,成为我国胰腺外科开展MDT诊疗模式的典范。至今已经有近1000例胰腺肿瘤病人,通过MDT讨论获得了最合理的诊疗策略、最规范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吴文川教授对胰腺囊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有着独到的经验,充分认识到“不是每个胰腺囊性肿瘤都需要手术,也不是每个胰腺囊性肿瘤患者都能够从手术中获益”。因此,手术之前,一方面要充分评估囊性肿瘤的类型,在预期生存期(预期生存期=平均寿命-年龄)内的癌变风险,另一方面要评估手术风险及术后生存质量改变,方能制定出合理的个体化方案。 吴教授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期间,研究发现:“胰头癌术后并发症会减少术后辅助治疗的接受比例和强度,最终影响手术疗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在其旗下的全球肿瘤学顶尖杂志JCO撰文《ASCO潜在可治愈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 》,引用了这一结论,从而指出手术优先的策略不总是最优的。因此,对于胰腺恶性肿瘤,是否手术优先,吴教授要先充分评估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风险、术后辅助治疗的可能性,再制定个体化的诊疗策略。若手术是最佳的策略,则应规范化手术,包括规范地开展全胰腺切除,扩大淋巴结清扫、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多脏器联合切除术等高难度胰腺手术手术,以“活得更久、活得更好”为治疗的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提高手术切除率。 国内率先在胰头癌根治术中应用小肠解旋转的新技术,简化胰腺系膜的完整切除,突破后腹膜淋巴结扩大清扫的解剖难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展了半解旋的方法,突破了传统动脉优先方法在解剖上的受限。 在国际上首创胰肠吻合新技术(交叉水平褥式“背靠背”吻合法),三种新技术亚型可以适合各种胰腺,使B级胰瘘发生率小于5%,C级胰瘘接近于0。发明了一种可间断冲洗持续引流的双腔引流管及独特的先进的使用方法,并获得了新型发明专利授权(专利 ZL201210191445.3)。通过术后引流管更换重建腹腔通畅引流。通过这两项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并且提高胰瘘及腹腔感染的处理能力,大大减少了再手术率。 【研究方向】: 吴文川教授目前主要从事胰腺肿瘤、胰腺手术的临床、临床转化和基础研究,并已获得了大量的成绩。 1. CA19-9阴性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2. 胰腺癌DNA疫苗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 3. 胰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 4. 胰腺囊性肿瘤的多中心研究 5. 胰腺手术关键技术的研究 6. 胰腺术后并发症的研究及防治 【课题项目】(14项科研基金资助,总经费近400万):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 上海市浦江计划 4. 上海市科委重点课题 5.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6. 上海市卫计委课题 7. 中山医院优秀骨干计划 【发表论文】 国际、国内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 SCI收录11篇 最高影响因子:5.3分 总影响因子:30分 【专利授权】 国家新型发明专利授权2项 【研究生培养】 硕士研究生6名,已毕业3名。



产品订购咨询

  • 客服热线:400-678-8511
  • 在线咨询 7*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