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无任何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但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成比例;部分患者有右上腹轻度不适、隐痛或上腹胀痛等不典型的症状。
严重的脂肪肝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发展为肝硬化的患者可出现腹水、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有一半患者会出现肝脏肿大,右上腹可触摸到肿大的肝脏。
有研究报道,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癌的发生率为 2.3%;其中,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一般不会发生肝癌,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患者肝癌的发生率高达 15%~20%。酒精性相关的肝硬化患者中,肝癌的发生率约为 15%。
脂肪肝患者常合并中心型肥胖、高血压、2 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是发生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需要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及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脂肪肝分为以下几种阶段:
脂肪肝的发生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是一种表现为高血糖、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等多种代谢异常的综合征。脂肪肝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表现。
脂肪肝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的脂肪肝与遗传因素有关;继发性的脂肪肝与药物、营养不良、减肥后体重急剧下降、工业毒物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均可造成肝细胞内的脂肪过度堆积,最终形成脂肪肝。
一般来说,如下人群患脂肪肝的风险大:
肥胖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原因主要是摄入脂肪过多,超出了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导致脂肪在肝脏细胞内大量堆积,造成脂肪肝。调查显示,肥胖患者发生脂肪肝的患病率为 40%~90%,其中,中心性肥胖患者的患病率可高达 94%~97%;2 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为 20%~75%;高脂血症患者的患病率为 20%~81%。由此可见,肥胖患者确实是患脂肪肝的高危人群。
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组的男女均可发生脂肪肝,男女发病率相差无几,40~49 岁之间发病率最高,但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
会,儿童脂肪肝是指肝脏不能及时正确的将脂肪代谢,大量脂肪在肝脏中堆积,造成的肝脏损伤。常见的引起儿童脂肪肝的原因主要包括:
由于饮食不合理造成的脂肪肝,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营养状况一般可以治愈;由某些慢性病诱发的脂肪肝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疾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可发生在妊娠 28~40 周,多见于妊娠 35 周左右的初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和男胎等情况。该病初期仅有持续性恶心、呕吐、乏力、上腹痛或头痛。数天至 1 周后孕妇出现皮肤发黄,颜色不断加深。抽血化验肝功能指标异常。B 超提示脂肪肝。病人常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如不分娩病情继续进展,出现皮肤淤点、淤斑、消化道出血、齿龈出血、低血糖、意识障碍、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常于短期内死亡。如高度怀疑该疾病,应及早终止妊娠,并积极保肝等对症治疗。
会,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场所,酒精在肝脏中代谢,会对肝脏的功能造成损伤,肝脏对脂肪的代谢功能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长期大量饮酒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大量堆积,造成酒精性脂肪肝。其次,脂肪肝患者大量饮酒,会使肝脏进一步受损,加速脂肪肝的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展。
脂肪肝,特别是脂肪性肝炎的患者,应避免短期内体重急剧下降,这是由于短期内体重下降过快,会导致大量脂肪进入肝脏代谢,一方面增加肝脏的负荷,使肝细胞疲惫不堪;另一方面过多的脂肪会产生一些毒物,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因此,肥胖患者建议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循序渐进,每周减重 1 kg 为宜。
存在中心性性肥胖、2 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病、代谢综合征,以及近期体质量增加或急剧下降的患者,需定期体检排除脂肪肝,建议常规抽血化验肝功能和做上腹部超声检查,初步确定有无脂肪肝,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做心脏、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检查,评估有无造成损伤。
凡具备以下 1~5 项和第 6 或第 7 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
符合 1、2、3 和 5 条或 1、2、4 和 5 条可诊断酒精性肝病;仅符合 1、2 和 5 条可疑诊酒精性肝病。
脂肪肝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绝大多数体检发现脂肪肝的人,都是单纯性脂肪肝。
一般来说,单纯性脂肪肝病情发展缓慢,有 0.6%~3% 的患者在 10~20 年内发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如果肝功能,比如转氨酶等也有异常,就可能是脂肪性肝炎,这些患者如果不好好治疗,发展成肝硬化的风险比较高。
脂肪肝患者使用降脂药物时应十分慎重,研究报道,至今尚无降脂药物对肝内脂肪沉积有减轻作用,甚至有人还报道部分降脂药物会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因此,脂肪肝患者,如果血脂不高或仅轻度升高,不建议使用药物降低血脂。
如果伴有高脂血症(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血浆总胆固醇浓度 > 5.17 mmol/L(200 mg/dL)可定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浆甘油三酯浓度 > 1.7 mmol/L 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使用降脂药物,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等降脂药物,但降脂药物的用量要适当减少,还应同时给予保肝等治疗,并定期检测患者肝脏功能。
脂肪肝患者还应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毒性的中药和西药,其中使用中药时一定要十分慎重,因为很多中药会造成急性肝脏损伤,加重病情。
减肥手术包括胃肠道手术和局部去脂手术。
胃肠道手术主要通过切除一部分胃或者肠道,减少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减少脂肪摄入,避免肝脏进一步损伤。
局部去脂手术主要通过减少特定部位的脂肪组织,如腹部、臀部等,减少身体的总脂肪含量。但减肥手术后身体会出现很多不适,早期的包括进食后呕吐、伤口感染、血栓形成等;晚期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营养状况下降等。因此,如果不是顽固性肥胖的患者,一般不推荐通过手术减肥。
肝移植是脂肪肝发展为晚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癌抢救生命的唯一选择。但肝移植后脂肪肝极易复发,移植后的肝脏可能很快就会从单纯性脂肪肝发展为脂肪型肝炎和肝硬化,主要是由于患者本身血脂较高,又经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因此肝移植的意义并不大。
单纯性脂肪肝如果积极治疗(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加强运动,合理作息,戒烟戒酒等),可完全恢复。脂肪性肝炎如果能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
如果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在 10~15 年内部分脂肪肝患者会发展成为脂肪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一些老年患者还会发生肝细胞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认为脂肪肝已经成为继酒精肝及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硬化的第三大病因。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是预防脂肪性肝硬化发生的根本措施。
体检当中发现的脂肪肝,多数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想要治疗,最重要的不是吃药或者吃保健品,而要注意改善生活习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吃得健康。简单来说就是要:量少,品种多,蛋白高和蔬果丰。
总之,脂肪肝患者饮食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品种多样而均衡。还应该避免饮酒、适度休息和锻炼。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某些脂肪肝不能仅靠饮食调理,还要规范治疗和定期复查。
食管癌食管是连接口腔、咽部与胃的一段管状器官。此处发生恶性肿瘤即为食管癌。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地区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全世界每年新发食管癌约50万例,居全部恶性肿瘤第9位;死亡40.7万例,死亡...
肝转移癌肝转移癌又称转移性肝癌或继发性肝癌,是全身各脏器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所致,包括转移瘤、转移肉瘤、白血病或淋巴瘤浸润。常见的转移途径为癌细胞通过血液转移而来到肝脏(血行转移)。一开始就长在肝脏里...
贲门癌贲门癌什么病?贲门癌是原发于贲门处的恶性肿瘤,贲门是一个特殊的解剖结构,是食管向胃过度的部位。组织学上大多属于腺癌类型。贲门癌常见吗?近30年里,贲门癌的发病率迅猛上升,但由于其所处的特殊...
胆囊炎什么是胆囊?胆囊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位于右上腹,肝脏的下缘,附着在肝脏的胆囊窝里,借助胆囊管与胆总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长约7~9厘米,宽约2.2~3.5厘米,其容积为30~...
胆囊息肉什么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由于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诊性质,故笼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隆起性病变」。什么是胆固...
©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