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肠套叠,嵌顿疝造成的急腹症,很容易造成肠管坏死导致出现生命危险。
阑尾炎造成的急腹症会导致阑尾穿孔,坏疽,形成腹膜炎,还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发病急骤:腹腔及器官的感染,梗阻和创伤等因素都会引起迅速的病理变化,所以通常首发症状为腹痛。早期患者以阵发性腹痛为主,中晚期以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为主,而且会伴有感染中毒症状。
病程进展迅速:尤其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穿孔可引起剧烈的腹痛,并且迅速扩散到全腹,会出现明显的「板状腹」症状,即腹部肌肉痉挛使其硬如木板,伴随肠鸣音消失,会引起感染性休克。
腹痛位置较其他疾病而言相对固定:通常腹痛位置对应病变脏器位置。如上腹部疼痛,通常会是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的病变。中腹部多为小肠,阑尾和输尿管近端的病变,而下腹部疼痛则是结直肠,子宫附件,膀胱的病变。通常疼痛也会有特定的放射部位,比如胆囊炎会放射到肩胛区。
消化道症状:儿童发生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这类症状比成年人更加明显。
腹泻和便秘:如果儿童在 24~48 小时未出现排气排便的现象,可能是肠梗阻。
儿童阑尾位置较高,阑尾壁薄,在发生炎症时,很容易造成穿孔坏疽,易导致外科性急腹症。
儿童生长发育时期,消化系统处于不断完善期间,季节,饮食和气候的变化很容易导致急性肠套叠。
炎症性:最常见的疾病是小儿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等。
穿孔性:常见的疾病有消化性溃疡穿孔,伤寒肠穿孔,异物性肠穿孔等。
梗阻性:常见的疾病有肠套叠,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粘连性肠梗阻等。
出血性:常见的疾病有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门脉高压症等。
损伤性:常见的疾病有肝损伤,脾损伤,肾损伤等。
因肿瘤、囊肿引起的急腹症,常见的疾病有胆总管囊肿破裂,卵巢肿瘤蒂扭转。
外科疾病导致的肠梗阻:
内科疾病导致的肠梗阻:比如急性胃肠炎,胃溃疡,肝脓肿,和各种腹膜炎等疾病。
体格检查;X 线检查;B 超检查;腹腔穿刺检查;腹部 CT;腹腔镜检查。
临床表现 | 外科急腹症 | 内科急腹症 |
---|---|---|
起病 | 急 | 不确定 |
起始症状 | 无 | 有 |
腹痛 | 持续性,出现弥漫性 | 间歇发作 |
全身中毒症状 | 腹痛后出现 | 腹痛前出现 |
压痛 | 阳性 | 阳性或阴性 |
反跳痛 | 阳性 | 阴性 |
肌紧张 | 阳性 | 阳性或阴性 |
腹膜刺激征演变 | 持续性,进行性加重 | 局限性,减轻或消失 |
炎症性急腹症通常起病急,伴有腹膜刺激征;
穿孔性急腹症表现为腹膜刺激征,腹痛剧烈,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X 线提示膈下气体;
梗阻性急腹症表现为起病急,腹痛为典型绞痛,多伴有呕吐;
出血性急腹症可出现呕血便血的症状,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液进行确诊。
根据辅检判断急腹症是出血性,炎症性,梗阻性还是因为肿瘤导致的:
首先必须区分急腹症是属于内科性还是外科性:
B 超检查的患者需空腹,3 岁以上的儿童需禁食超过 6 小时。如果患儿需要合并造影检查,则必须先做 B 超后再做放射造影检查,以免造影剂或气体干扰超声检查。
在儿童做检查的过程中,家长应该要陪同在身边,以免患儿出现苦恼,不听话等情况。
脓液性提示腹膜炎或者绞窄性肠梗阻;
血性渗液提示出血性胰腺炎或者绞窄性肠梗阻;
胆汁性渗液提示胆汁性腹膜炎;
大便样渗液则为胃肠道穿孔;如有血液渗出,则可能是腹腔内脏器破裂出血。
体格检查:进行浅层触摸,中层按压和深层触诊,可发现腹肌是否紧张,是否有肿瘤。
X 线检查:诊断急腹症的重要手段。如膈下是否存在游离气体;杯状充盈缺损等。
B 超检查:可确诊患儿是否存在腹水,结石,包块或者肠梗阻等。
腹腔穿刺检查:可判断腹水的性质。
腹部 CT:可发现腹内各脏器的改变。
腹腔镜检查:在直视的情况下发现腹内各脏器的改变。
小儿内科,小儿外科或者急诊科。
传统上认为止痛治疗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从而影响对病因的判断,所以对急性腹痛的患儿,大部分没有给予合适的止痛治疗。这是不对的,已经有多项调查研究表明,镇痛可显著减轻疼痛,增加患儿耐受性,并且不影响检查结果,也不会影响临床医生识别有外科病变患儿的能力。所以一定不要以「可能影响诊断」为理由,忽视对腹痛患儿的止痛治疗。
考虑到儿童生长发育阶段,胃肠道固定韧带的力量比较小,而且功能较弱,很容易造成肠套叠,胃肠道痉挛的复发,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发生的几率会逐渐下降,成年后就很少发生了。
患儿如果因为胃肠道麻痹出现急腹症,给予解痉治疗并观察后,情况良好出院后不需要复查。
患儿若因为炎症性,出血性,或者梗阻性外科急腹症入院,予以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出院后,也不需要复查。
但是如果患儿因为肿瘤导致的急腹症出院后需要复查,通常 1 个月一次,进行血常规,生化等复查,以判定肿瘤切除术后情况良好,没有恶化或者转移。
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
家人需安抚患儿保持情绪的稳定;
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禁食观察;
家人在 12 小时内必须密切留意患儿的变化,谨防出现急腹症情况恶化或者休克症状。
肿瘤导致的小儿急腹症需要持续用药,并进行放疗和化疗,控制肿瘤;
外科指征的小儿急腹症行外科手术后予以消炎补液治疗恢复后,不需要持续用药;
内科指征的不需要手术的如肠道痉挛和麻痹疾病,在胃肠道解痉后不需要持续用药。
止吐类药物:如胃复安;
胃肠道解痉药:丁溴东莨菪碱;
止痛药:需要对疼痛进行一个评估,如疼痛评估量表值小于等于 3 时,应该给予非阿片类药物;若大于 3 时,需要阿片类和非阿片类药物联合用药。非阿片类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等。阿片类止痛药有哌替啶等。
入院观察治疗:通常适用于急腹症诊断不明确时;如果初步诊断无法排除肠穿孔或者坏死者,也需要进行观察,但是观察时间不能超过 12 个小时。观察过程中需要采取禁食,胃肠减压,检测生命体征,纠正酸碱平衡和防治休克的治疗。
腹腔镜或者开腹探查手术:需要立即手术的指征如血管性疾病(肠扭转等绞窄性肠梗阻,嵌顿疝,黏连型肠梗阻后期等),急性肠穿孔(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外伤性穿孔,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急性出血,急性炎症(如急性阑尾炎化脓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重症性胰腺炎等)。
由于小儿急腹症可以是多种疾病造成的,所以不能笼统的说明生活注意事项。要根据具体诊断遵医嘱分别处理。
4 ~24 个月的婴幼儿是肠套叠的高发期,尤其是在夏秋季,多数原因不清楚,但可能存在辅食的诱因。辅食添加注意循序渐进、逐一添加。一旦有异常表现出现,及时就诊。
部分孩子的腹痛可能与对牛奶过敏有关,因此,反复发生肠痉挛的孩子可以试着暂时停止喝牛奶并改用其他代乳品进行观察。
注意控制孩子食量,避免暴食相关的急腹症。
注意防护,避免外伤相关的急腹症。
儿童期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可导致肌无力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五种分型,临床表现有所差异。·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治疗的首选药物。症状儿童期重症肌无力有哪些类型?目前临床上多采用Osserman...
Forbes综合征·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主要累及肝脏和肌肉,可致肝肿大、肌无力等。·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症状得了Forbes综合征时会有哪些表现?当糖原脱支酶活性缺乏时,会...
HHH综合征·也称鸟氨酸转移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不能治愈,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症状HHH综合征有哪些表现?本病主要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和肝损害。约12%的...
新生儿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未满月的宝宝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也叫新生儿「院内感染」或简称「院感」。·减少院感是医护人员的责任,要注意手卫生。症状新生儿医院获得性感染会导致哪些症状?可能有...
21-羟化酶缺乏症·属于罕见病,可致肾上腺皮质增生。·可口服补充缺乏的激素,需终身用药。·孕前遗传学检查可早期发现本病。症状21-羟化酶缺乏症有哪些常见表现?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
©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