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来源的不同,胃内异物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 外源性异物:异物是从体外进入胃内的,例如假牙、纽扣、玩具、打火机等。
(2) 内源性异物:异物是从体内其他部位进入胃内的,例如人体小肠中的蛔虫通过幽门(胃与小肠之间的闸门)进入胃内。
(3) 胃石症,异物是因为某些食物或者药物成分在胃内不能完全消化,逐渐凝结形成,例如吃了太多柿子(不论生熟)以后形成的胃石。
根据胃石的成分不同,常分为四种类型:
(1) 植物性胃石:这是最常见的胃石类型,例如吃了大量柿子后,在胃内形成的「胃柿石」。
(2) 动物性胃石:例如误吞或异食癖患者吞入胃内的毛线、动物毛发形成的「胃毛石」。
(3) 药物性胃石:例如在医院进行造影检查时吞下的钡剂、或者服用某些比较坚硬的中药丸等,可能在胃内逐渐形成胃石。
(4) 混合性胃石:胃石中同时含有上述两种以上的成分。
具体的表现和异物的大小、形状和有无并发症相关。
(1) 比较小的异物可以经过胃肠道,随粪便排出,也就没有明显不舒服的表现。
(2) 比较大或者比较长的异物,如果无法经过胃肠道排出,可能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上腹部隐痛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因为异物较大引起胃肠道梗阻,出现腹痛腹胀加重、频繁呕吐胃内的东西,甚至呕吐出粪臭味的物质,解大便和(或)肛门排气减少甚至完全停止等严重情况。
(3) 如果异物比较尖锐,例如图钉、尖锐的骨刺,还可能划伤食管、胃肠道黏膜,引起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黑便,甚至造成消化道穿孔。
总之,如果异物比较小、形状比较光滑,可以随粪便排出体外,这时一般情况不严重。如果异物比较大、或者比较尖锐,不能够随粪便排出体外,就可能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甚至发生胃肠道出血、梗阻、穿孔等情况,那时病情就比较严重了。
主要有消化道出血、梗阻、胃穿孔、腹膜炎等,这些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1) 如果异物形状比较尖锐,在被吞入到胃里的过程中,异物很可能会划伤食管、胃肠道粘膜,从而引起出血,如果出血量比较大,血液可能会从口中呕出。如果量比较小,可能会解黑色大便。
(2) 即使异物形状不太尖锐,但如果异物无法随粪便排出,就会长时间存留在胃内,随着胃的不断蠕动,异物就会反复摩擦胃粘膜、还可能压迫胃粘膜影响粘膜的血液循环、同时异物还会反复刺激胃酸分泌,形成溃疡,甚至引起出血。
常见的原因包括:
(1) 误服或者故意吞服:幼儿在玩耍时容易误吞小玩具、纽扣等;中老年人误将假牙吞入胃内;精神异常的人或者罪犯故意吞服打火机、图钉、牙刷等。
(2) 吃了过多容易形成胃石的食物,例如柿子、山楂、黑枣等。
(3) 胃的消化、蠕动功能降低,例如消化不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
(1) 幼儿或老人;
(2) 精神异常的人(例如有异食癖、有自杀倾向的人);
(3) 吃太多柿子、山楂、黑枣等容易形成胃石的食物;
(4) 消化、胃蠕动功能低下,如消化不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等。
异食癖,就是一种喜欢吃某些「怪」东西的癖好,例如毛发、土块、纸片、墙皮等。这种癖好跟心理原因、体内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味觉功能异常等多种疾病有关系。这些「怪」东西被吞入胃内后,就容易存留在胃内成为异物。
(1) 身体机能减退: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造成内脏器官机能逐渐减退,胃肠道蠕动功能相应降低,消化能力下降,食物容易存留在胃中太长时间。
(2) 基础疾病多: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的比例较高,糖尿病可以引起胃轻瘫、消化不良。此外,某些老年人曾患有胃溃疡,甚至曾有胃切除的手术病史,上述情况都可以降低患者的胃动力,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有利于胃石形成。
(3) 服药多:老年人因为多种原因常常服用含有钙、铋、铝等成分的药物、以及某些不容易消化的中药丸,这些药物容易和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结合形成胃石。
因为吃太多柿子引起的胃石症,又称为「胃柿石」。喜欢吃柿子的人很多,但不是每个吃柿子的人都会得胃柿石。原因是:
(1) 首先,胃柿石容易发生在消化功能减退的人群中,例如消化不良、胃大部切除术后这些疾病状态时。
(2) 其次,胃石症容易发生在吃太多柿子的时候,尤其是没成熟的柿子。因为没成熟的柿子中含有更多的鞣质,鞣质是植物中含有的一种物质,能跟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物体,也就形成了胃柿石。
大多数人消化功能正常,也不会在吃太多的柿子的同时还吃大量鱼虾、肉等高蛋白食物,因此,也就不那么容易形成胃柿石。
总体来说,吃柿子这个条件下,发生胃石的机会更多,一般人吃一两个熟柿子就够了,最好是经过脱涩处理的柿子。另外,山楂、黑枣也相似,不宜吃太多。
(1) 内镜检查:也就是胃镜,通过小的镜头,直接观察发现胃内异物,并查明有没有胃粘膜糜烂、溃疡、出血等情况,初步判断异物是否容易取出。
(2) X 线、CT 检查:这些「透视」检查可以了解异物是否存留在胃内,以及胃内异物的形态、数量和位置。
(1) 吞服异物的经历:例如幼儿曾将小玩具放入口中玩耍,随后小玩具「失踪了」。
(2) 症状:吞入异物后,可能出现吃不下饭、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舒服的情况。
(3) 检查:胃镜检查、X 线、CT 检查。
胃内异物的症状,例如食欲减退、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也常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癌的病人,如果没有注意到患者曾有将异物放入口中的情况,或者没有及时进行检查,那就可能会被忽略。
在胃镜检查时,可以直观的看到胃石的真面目,呈黄色、黑色、棕褐色或者黑黄相间,呈团块形状,表面是光滑的或者凹凸不平的,质地比较硬,有时还可能混合着植物纤维或者毛发。
应该看消化内科、胃肠科或普外科。
(1) 大多数胃内异物可以随粪便排除体外,一般不需要住院。
(2) 但是如果异物比较大、或者比较尖锐,不能够随粪便排出体外,甚至发生了消化道出血、梗阻、胃穿孔,那就需要住院治疗了。在住院期间,可以通过胃镜或者外科手术将异物取出,同时,还可以针对异物所引起的并发症及时进行处理。
住院期间,如果突然出现腹痛急剧加重、呕血、解黑色大便甚至血便时应该及时通知医生、护士前来查看,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1) 大多数情况下,胃内异物可以随粪便排出体外,或者可以通过胃镜将异物取出,并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
(2) 但是如果胃镜无法将异物取出,或者发生了消化道大出血、消化道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经过内科治疗无效时,就需要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了。
(1) 待异物随大便排出体外:如果误吞入胃内的异物比较小、形状比较光滑,可以随粪便自然排出体外,这时可以试着多喝些水,或者使用某些促进排便的药物,例如石蜡油,以利于异物排出体外。
(2) 经胃镜取出:如果异物较大、或者外形比较尖锐,无法通过胃肠道自然排出,可以尝试通过胃镜把异物取出体外。
(3) 外科手术取出:如果通过胃镜仍然无法将异物取出,异物又无法随粪便自行排出,这时可以考虑通过外科手术将异物取出。
胃石症的治疗,可以选择用药物碎石、体外超声波碎石、胃镜取石等方法,但是如果上述方法都失败了,或者因为胃石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例如严重的消化道梗阻、大出血时,就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了。
并非所有的胃石都能通过药物治疗后排出体外,但是某些药物可以使结石变得更软、更小,同时增强胃动力功能,就能促进结石排出。例如:
(1) 碳酸氢钠:可以让胃石,尤其是植物性胃石变软、崩解后排出体外。
(2) 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例如服用目前临床常见的「拉唑」类药物,有利于胃石的崩解。
(3) 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例如莫沙必利、胃复安等,可以促进结石排出体外。
(4) 增强消化功能的药物:例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增强消化功能,帮助胃石排出体外。
不一定。胃石的治疗方式主要取决于胃石的大小、硬度还有并发症。
(1) 如果胃石形成的时间比较短,患者的一般情况也比较好,可以先通过药物或者胃镜进行碎石、取石,这些方法风险较小、费用较低,疗效也是比较理想的。
(2) 如果胃石又大又硬,无法通过胃镜取出体外,又没办法将胃石剪碎变小,那时就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疗效一方面取决于胃石的成分和形成时间的长短,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患者是否适合喝可乐。
(1) 喝可乐对一部分植物性胃石的患者有效,尤其是那些新形成的植物性胃石。因为可乐是一种碳酸饮料,可以酸化胃石、释放二氧化碳,从而促进胃石崩解。
(2) 如果患者胃石形成的时间非常长,非常坚硬,或者不是单纯的植物性胃石,那仅靠喝可乐进行碎石的效果就不太理想了。
(3) 可乐中含有咖啡因和糖,如果胃石症已经引起了严重的胃溃疡,或者患者年龄较大,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不适合喝可乐,那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选择治疗方式。
(1) 只要胃石被完全取出或者排出体外,就不会再继续损害人体健康了。
(2) 如果胃石在被取出之前,已经引起了比较严重的胃粘膜糜烂,甚至溃疡等情况,可以通过服用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
(1) 尽量不吃可能加重胃石症病情的食物,例如柿子、山楂、黑枣等。
(2) 胃石症患者常常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因此,饮食宜清淡,以流质食物为主。
(3) 如果一旦进食后就出现严重的呕吐、腹痛,这时需要暂时停止进食,并且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是否发生了严重的胃肠道梗阻。
(1)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将毛发、骨、刺等异物吞入胃内。
(2) 不要吃太多柿子、山楂、黑枣这类容易形成胃石的食物,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更不要在吃了上述食物的同时又吃太多鱼、虾这类高蛋白的食物,以免形成胃石。
(3) 幼儿可能把小玩具或者纽扣、硬币等小物品放入口中玩耍,家长需要加强看护。
(4) 对于精神异常、甚至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家人应该注意收起患者身边的小物品,以防患者吞下。
食管癌食管是连接口腔、咽部与胃的一段管状器官。此处发生恶性肿瘤即为食管癌。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地区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全世界每年新发食管癌约50万例,居全部恶性肿瘤第9位;死亡40.7万例,死亡...
后交叉韧带损伤损伤多见于高速对抗运动、交通事故和运动损伤。治疗为抽去积血积液并用夹板或石膏固定。严重时需要手术治疗,但后期易复发。症状后交叉韧带损伤有哪些常见表现?受伤后出现膝盖后疼痛、肿胀,...
肝转移癌肝转移癌又称转移性肝癌或继发性肝癌,是全身各脏器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所致,包括转移瘤、转移肉瘤、白血病或淋巴瘤浸润。常见的转移途径为癌细胞通过血液转移而来到肝脏(血行转移)。一开始就长在肝脏里...
疝气疝气指器官或组织离开了正常位置,即“离家出走”。40岁以上女性多发股疝。1岁以下脐疝首选疝带保守治疗。症状疝气有哪些常见临床症状?疝的症状表现多样、轻重不一,与疝的类型、疝内容物情况、有...
腱鞘囊肿腱鞘囊肿是包绕肌腱外面的关节囊、韧带或腱鞘上的一些致密的组织因为损伤导致滑膜腔积液或者局部发生退行性变形而形成的囊肿。症状腱鞘囊肿有哪些症状?腱鞘囊肿一般开始的时候是感觉到有胀感,特别是在做某...
©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