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癌变指的是在胃溃疡的基础上,溃疡边缘粘膜上皮因受长期刺激,逐渐发展为不典型增生以致发生癌变。不同研究得到的癌变率差异较大,从 1.1%~7.6% 不等,我国的研究显示癌变率大约在 2.09%,也就是说 100 个胃溃疡患者中大约有 2 个人会发生癌变。
上腹痛是胃溃疡最典型的表现,一般发生在饭后 1 小时以内,可持续 1~2 个小时。与十二指肠溃疡不同的是,胃溃疡的夜间痛比较少,进食并不能缓解疼痛,反而会使疼痛加重,抑酸药(如奥美拉唑、西咪替丁等)效果并不是很好。 另外,胃溃疡患者腹部还会有压痛,压痛的位置一般在胸口正下方或者偏左。除了上腹痛,部分患者还会有反酸、嗳气、烧心、上腹饱胀、恶心、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上腹痛不一定就是胃溃疡,还需要与其他有类似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常见的有上腹痛表现的疾病包括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胃癌等。胃镜检查可以直观的区分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胃癌和胃溃疡;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与进食油腻有关,疼痛常位于右上腹并放射至背部,可通过腹部 B 超进行区分。 有时候心脏的问题也会出现和胃部疾病相似的疼痛,需要做心电图进行鉴别。
当胃溃疡出现以下变化时应及早行胃镜检查,确定是否发生癌变。 (1) 原有疼痛的规律发生变化,疼痛不再有规律,或者出现持续性钝痛; (2) 常规药物方案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 (3) 出现进行性消瘦,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超过 10 斤; (4) 近期内开始出现大便隐血、大便带血甚至呕血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伴有贫血症状。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病因很相似,包括: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氯吡格雷等药物; 胃排空障碍:本身不大可能是原发病因,但可加重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非甾体类药物摄入对胃黏膜的损伤; 烧伤、颅脑损伤等应激状态都有可能引起胃溃疡。 除此之外,像吸烟、长期精神紧张、进食无规律等也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常见原因。
随着人们对幽门螺杆菌认识的深入,过去认为胃溃疡与遗传相关的说法越来越受到质疑,也就是说遗传因素可能在胃溃疡的发生中并没有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没有直接的证据认为上一代得了胃溃疡就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即使是下一代得了胃溃疡,也可能是共同的生活方式、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导致的。
目前针对消化性溃疡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是「无酸,无溃疡」。针对胃溃疡的发病过程,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可以把胃的黏膜屏障比作「屋顶」,把胃内的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比作「酸雨」。当屋顶比较薄弱或者已经漏雨时,即使轻微的酸雨也会腐蚀正常的屋顶漏到屋内。胃溃疡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黏膜的防御和修复功能发生破坏而引起的。
依据胃溃疡发生的常见病因,不难推断出胃溃疡的易感人群。有研究显示,胃溃疡患者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可高达 70%,在幽门螺杆菌高发的人群中,胃溃疡的患病率也较高。因其他基础疾病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以及氯吡格雷等药物的患者胃溃疡的发病率也较高。如果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进食没有规律也容易诱发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简称 Hp,是主要生长在胃窦部的一种需氧菌,因呈典型的螺旋形或弧形而得名,是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原因。幽门螺杆菌有着较强的传染性,比如患有慢性胃炎的家长喂给孩子嚼过的食物就可能将自己体内的幽门螺杆菌传给孩子。
经常会有人疑问自己体检查出了幽门螺杆菌阳性,但是并没有腹痛等胃溃疡的症状,那这种情况下怎么处理呢?我国成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大约是 40%~60%,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大约在 17% 左右,因此得了幽门螺杆菌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发生胃溃疡,也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应该根除。 根除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指证。2012 年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认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同时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或胃粘膜萎缩、胃早癌等伴随疾病或者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应该及时正规足量的根除 Hp 治疗,没有明显症状表现的可以继续观察而不必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根据胃溃疡的发病机制,我们可知,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会通过接吻、共同进食等途径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从而增加患胃溃疡的风险。 不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因为不会传染幽门螺杆菌,所以不会将溃疡传染给别人,也不会增加患胃溃疡的风险。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可以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大致地区分。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一般是发生在两餐之间或餐前发生,也就是所谓的空腹痛,进食后就会缓解,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可发生夜间痛;而胃溃疡多在餐后 1 个小时内出现,而在下次餐前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一般位于上腹部偏右,而胃溃疡多在上腹部正中或偏左。
很多有溃疡症状的患者并没有得胃溃疡,也有很多的胃溃疡患者临床表现并不是很典型,因此单靠症状并不能进行确诊。 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钡餐和胃镜是确诊的最重要的两种检查方法。胃镜的准确率高,不仅可以直接对胃粘膜进行观察,还可以直视下取活检,很大程度上已经取代钡餐。除非是患者特别抵触胃镜检查或者是患者的身体条件不能承受胃镜检查,绝大部分情况下,医生都是建议胃镜检查的。
经常会听别人说做胃镜会非常难受,能不做就不做,但是作为一个曾经做过胃镜检查的人来说,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胃镜检查并没有那么不舒服。 一般在做胃镜检查之前,需要先喝一支利多卡因(麻醉药),喝完以后嗓子会发麻,整个检查过程中一般不会感到疼痛,最大的感觉是恶心,一直想呕吐。 胃镜检查一般在 5~10 分钟可以完成,大部分人可以耐受。 当然,胃镜检查时间及过程是否顺利还要取决于行胃镜检查的大夫的水平。对于不能耐受的病人可以选择无痛胃镜,也就是先进行全身麻醉,再去行胃镜检查。 无痛胃镜多用于需要同时进行胃镜和肠镜检查,所需时间较长的患者。 总之,胃镜检查并没有别人口中所传的那样恐怖,怀疑有食管、胃部和十二指肠病变时应及早行胃镜检查。
行胃镜检查时,机体会处于一种应激状态,有心脏病、贫血或者凝血功能异常的人如果行胃镜检查容易发生危险,在做胃镜检查之前先行心电图、验血等检查是对患者安全的负责。
(1) 做胃镜前一般需要禁食 6~8 小时,如果上午进行检查,应该不吃早饭;如果下午进行检查,早餐可以适当吃些清淡半流质食物,不吃午饭。为了避免呛咳,胃镜检查前应避免饮水; (2) 做胃镜之前要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 (3) 做胃镜前要注意取下假牙,避免误吞、误吸; (4) 胃镜检查前几天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胃镜后注意事项: (1) 做完胃镜一般在 1~2 小时后可以开始饮水,避免饮用热水,以温水为宜。如果检查过程中有取活检,那么开始饮水的时间应该延长。由于咽部的麻药在完成胃镜检查后仍会有效,过早的开始饮水可能引起呛咳、误吸,甚至发生危险。 (2) 开始进食时间一般也在 1~2 小时后,胃镜检查后可以先进行半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次日一般可以恢复正常饮食。 (3) 胃镜检查有取活检的患者还需要注意大便情况,避免食用生、冷、硬和有刺激性的食物,也要避免吸烟、饮酒、喝浓茶和浓咖啡等刺激胃粘膜的活动。取活检过程可能会出少量的血,但是一般不造成黑便或者大便带血,如果胃镜检查结束后出现黑便,并且连续几次大便均为黑便,应及时回医院就诊。
胃溃疡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任其发展,有可能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胃出口梗阻以及癌变等并发症。 (1) 上消化道出血:轻者可以表现为黑便,严重的可以出现呕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 胃穿孔:迁延不愈的胃溃疡有可能导致穿孔,表现为全腹的持续性剧烈疼痛;饭后的穿孔更为严重;有时穿孔后腐蚀其他器官,导致腹腔内或相邻脏器的的大出血、严重感染,可能导致休克,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死亡。 (3) 胃出口梗阻:反复的幽门部溃疡可导致胃通向小肠的出口的梗阻(幽门梗阻),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饱胀以及呕吐,呕吐物常为发酵的宿食。 (4) 胃癌:胃溃疡长期反复发生还可能发生癌变,演变成胃癌。
胃镜确诊胃溃疡后应该立即开始治疗,大部分的胃溃疡可以通过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等药物的方式治愈,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方式治疗。 (1) 一般治疗:在溃疡的活动期,应该注意饮食和休息,放松心情,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抑酸治疗:是最主要的措施。目前最主要的抑酸药物是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PPI)类和西咪替丁等 H2 受体拮抗剂类,PPI 类的治疗疗程建议 6~8 周,H2 受体拮抗剂类药物的疗程应该高于 8 周。 (3) 根除 Hp:是溃疡愈合和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 (4) 联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可以提高胃溃疡的愈合质量。 (5) 对于由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等药物引起的胃溃疡建议应立刻就医,根据医生的具体分析,决定是否需要停药立刻停药。 (6) 应激性溃疡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
目前推荐铋剂 + PPI + 两种抗菌药物组成的四联疗法,抗菌药物的组成方案有四种: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呋喃唑酮; 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 质子泵抑制剂(PPI)可以选择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均为标准剂量;铋剂一般选择枸橼酸铋钾。推荐的疗程为 10 天或 14 天,不再使用原先 7 天的方案。根除 Hp 的治疗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随着抑酸药物的广泛应用,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胃溃疡越来越少。一般认为当患者符合以下情况时应该进行手术治疗: 经内科系统治疗 3 个月以上仍不愈合或者治愈后短期内又复发; 并发有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幽门梗阻等; 经钡餐或者胃镜检查证实溃疡直径较大; 已经发生癌变或者高度怀疑癌变者。
目前胃溃疡手术治疗一般是行胃大部切除术,最多的术式是 Billroth I 式吻合术,即将切掉一部分的残胃直接与十二指肠进行连接;此外,根据具体的情况还可以行 Billroth II 式以及胃空肠 Rouxen-Y 吻合。 大多数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可以达到较好的恢复水平,没有明显的症状,偶尔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腹泻等。 也有部分的病人可能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或者溃疡复发,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胃溃疡可以治愈,但由于胃部的健康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果是饮食习惯得不到改善的话,胃溃疡还有可能复发。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后,会降低复发的几率。
(1) 有复发史的非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药物溃疡。 (2) 根除幽门螺杆菌后仍复发的溃疡或幽门螺杆菌难以根除的溃疡。 (3)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 (4) 高龄或伴有严重疾病对溃疡及其并发症不能承受者。
胃溃疡确诊后,患者应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选择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强的食物,戒烟戒酒。可以选择米粥、鸡蛋等食物,避免地瓜、土豆等容易产酸产气的食物。
溃疡的复发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保持情绪的稳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除此还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减少紧张状态。
(1) 及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胃溃疡发生和复发的几率都会增加,因此,有根除指证的应及早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2) 避免滥用非甾体类药物、激素等。 (3) 饮食调整: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4) 放松心情:保证稳定的情绪,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食管癌食管是连接口腔、咽部与胃的一段管状器官。此处发生恶性肿瘤即为食管癌。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地区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全世界每年新发食管癌约50万例,居全部恶性肿瘤第9位;死亡40.7万例,死亡...
后交叉韧带损伤损伤多见于高速对抗运动、交通事故和运动损伤。治疗为抽去积血积液并用夹板或石膏固定。严重时需要手术治疗,但后期易复发。症状后交叉韧带损伤有哪些常见表现?受伤后出现膝盖后疼痛、肿胀,...
肝转移癌肝转移癌又称转移性肝癌或继发性肝癌,是全身各脏器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所致,包括转移瘤、转移肉瘤、白血病或淋巴瘤浸润。常见的转移途径为癌细胞通过血液转移而来到肝脏(血行转移)。一开始就长在肝脏里...
疝气疝气指器官或组织离开了正常位置,即“离家出走”。40岁以上女性多发股疝。1岁以下脐疝首选疝带保守治疗。症状疝气有哪些常见临床症状?疝的症状表现多样、轻重不一,与疝的类型、疝内容物情况、有...
腱鞘囊肿腱鞘囊肿是包绕肌腱外面的关节囊、韧带或腱鞘上的一些致密的组织因为损伤导致滑膜腔积液或者局部发生退行性变形而形成的囊肿。症状腱鞘囊肿有哪些症状?腱鞘囊肿一般开始的时候是感觉到有胀感,特别是在做某...
©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