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最主要的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后壁的溃疡,特别是穿透性溃疡的疼痛可以放射至背部,疼痛一般较轻并且可以忍受,可以表现为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一般有节律性,多发生在两餐之间或者饭前,也就是所谓的空腹痛、饥饿痛,进食或者服用抗酸剂后可以缓解。除了上腹痛外,患者还可能伴有反酸、烧心、上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随着抑酸药物的发展和对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广泛开展,十二指肠溃疡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目前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穿孔还有胃出口梗阻。 (1) 出血:是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可以只表现为大便潜血或黑便,重者可以出现呕血甚至因失血过多而发生休克危及生命。 (2) 穿孔:十二指肠的急性穿孔多位于十二指肠的前壁,发生穿孔后可以出现腹膜炎的表现,比如腹肌强直、腹部压痛反跳痛等。如果穿孔发生在后壁,可以因为穿孔易被包裹,而症状不太典型。 (3) 梗阻:反复的溃疡还容易引起瘢痕组织的形成,瘢痕组织的收缩会导致胃出口梗阻引起胃潴留,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和呕吐。
一般不会。十二指肠腺癌发病率很低,没有证据表明跟十二指肠溃疡有关。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该病主要的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可以达到 90-100%, 而大约 15-30% 长期服用 NSAIDs(包括阿司匹林)的患者患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除此之外,还有些危险因素在十二指肠溃疡中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十分明确,比如胃酸分泌过多、吸烟、遗传因素、心理因素还有不良的饮食习惯,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增加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
正常的十二指肠粘膜能够抵抗高浓度胃酸、胃蛋白酶、酒精和药物等有害物质的侵袭,保持粘膜的完整性。但是幽门螺杆菌感染、NSAIDs 类药物还有胃酸分泌过多都会使得侵袭因素大大增强,而超过粘膜的修复能力,最终引发溃疡。侵袭因素对粘膜的损害作用超过保护因素对粘膜的修复作用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机制。
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并不会相互传染。幽门螺杆菌导致的十二指肠溃疡可以有幽门螺杆菌的经口感染,但是考虑到十二指肠溃疡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疾病,单纯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并不会一定造成十二指肠溃疡,只是会增加患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
过去有不少的证据认为遗传因素可能在十二指肠溃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家族聚集现象,但是随着对幽门螺杆菌发病机制的研究,遗传因素在发病中所起的证据越来越少。遗传因素可能在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中起着不是太大的作用。
胃镜检查是目前确诊十二指肠溃疡的首选,不仅可以通过对十二指肠粘膜进行直接观察,确定有无病变以及病变部位和分期,比较准确的检查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胃镜检查还可以检查有没有合并胃溃疡,对合并出血者直接给予止血治疗。在条件不足的地方也可以依靠 X 线钡餐进行检查,但是准确性不如内镜检查。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可以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简单的区分。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一般是发生在两餐之间或餐前发生,也就是所谓的空腹痛,进食后就会缓解,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可发生夜间痛;而胃溃疡多在餐后 1 个小时内出现,而在下次餐前缓解。 症状只能大致鉴别,而且有些人会同时发生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的位置还需内镜检查确诊。
除了要与常见的胃溃疡进行鉴别,十二指肠溃疡还需要与其他有上腹痛症状的疾病鉴别,常见的包括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等。内镜和 X 线钡餐检查可以比较容易的区分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的患者常常在右上腹痛的同时伴有背部的放射痛,一般还伴有黄疸、发热等典型症状。
根据检查方法的不认同有两类: 一类是通过胃镜,在做胃镜的时候,取胃粘膜活组织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快速尿素酶实验、组织学检查和 Hp 的培养; 另一类不需要做胃镜那么麻烦,有 13C 或 14C 尿素呼气试验、粪便 Hp 抗原检测,抽血检查,一般来说,用呼气试验的比较多。
绝大部分的患者经过足疗程的药物治疗可以痊愈,并且不会引发并发症。但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没有进行根除的话,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反复发作。
十二指肠溃疡最主要的治疗方案是抑酸治疗。 抑酸通常采用标准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每日 1 次,早餐前半小时服用,疗程 4~6 周。 如果选择 H2 受体拮抗剂进行抑酸治疗,常规采取标准剂量,每日 2 次,时间则要增加至 8 周。 如果是合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还需要在抑酸治疗之前增加根除幽门螺杆菌的 10~14 天疗程,一般是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菌药物和铋剂的联合治疗。
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于普通人,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率明显下降。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利于十二指肠溃疡的修复,减少复发几率。
有统计显示,如果不经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很多也能自愈,但是其后复发率可以达到 70%,降低这种复发率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后,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率可以下降到 10% 甚至更低。
维持治疗是过去预防溃疡复发的治疗方案。现在的观点认为以下几类患者需要进行维持治疗:有复发病史的非幽门螺杆菌感染、非 NSAIDS 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后仍然复发或者幽门螺杆菌难以根除的溃疡、长期服用 NSAIDS 和高龄或伴有严重疾病对溃疡及并发症不能承受的患者。事实上,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与维持治疗互补才能更加有效的减少溃疡复发和并发症。
维持治疗一般采用 H2 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一般患者先采用标准剂量半量 H2 受体拮抗剂维持,对多项溃疡复发危险因素共存者,可以采用全量 H2 受体拮抗剂或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服用疗程因人而异,短者 3 ~ 6 个月,长者 1 ~ 2 年,甚至更长时间。
由于医疗条件的进步,现在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十二指肠溃疡比较少见,一般出现下列情况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1) 大量出血经过内科紧急处理无效; (2) 急性穿孔,就是溃疡穿透了肠壁,导致肠子里的东西流到肚子里,出现急性的炎症,这种情况,需要外科手术紧急处理; (3) 瘢痕性幽门梗阻,溃疡反复出现,愈合后可能形成瘢痕,就好像皮肤上的瘢痕一样,肠道里面的瘢痕可能导致肠子变形,有可能引起胃的出口-幽门流通不畅,发生梗阻,只有外科手术才能解除梗阻。 (4) 内科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溃疡。
十二指肠和胃溃疡的手术方式一样,包括胃大部切除术和迷走神经切断术。胃大部切除术是指切除远侧胃的 2/3-3/4 和部分十二指肠,是目前国内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 Billroth I 式、Billroth II 式、胃空肠 Roux-en-Y 吻合术三种术式。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在国内应用较少,分为迷走神经干切除术、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四种。外科手术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切除溃疡病灶,而是通过切除远端胃体和胃窦部,永久性的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能力,所以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采取一样的手术方式。
大部分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没有明显的并发症,或者仅有饱胀、腹泻等轻微的症状。术后其他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吻合口溃疡或吻合口瘘、术后梗阻、术后急性胆囊炎、胃排空障碍、倾倒综合征、低血糖综合征以及术后营养相关并发症等。术后的大部分并发症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治疗得到有效的控制。有研究显示胃大部切除术后溃疡复发率为 2-5%。
十二指肠球部是十二指肠的一部分,比较容易发生炎症、溃疡。一般情况下,如果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医生会直接诊断溃疡,而不会诊断炎症。十二指肠球部炎症应该是在做胃镜的时候发现了一些炎症表现,比如看到黏膜充血、水肿、或者有小的糜烂。 如果没有什么症状,单纯胃镜发现的十二指肠球部炎症,不需要用药治疗。如果有不适症状,可以针对症状选择抑酸治疗。如果存在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且有不适症状,应该吃药根治幽门螺杆菌。
只要没有并发症出现,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期间并没有特别的饮食禁忌。 流传的「少食多餐」、「喝牛奶」等都没有确切的证据认为对治疗有帮助。如果是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溃疡治疗,可能会因为药物缘故,有胃肠道并发症而影响饮食。 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适当减少过于刺激坚硬的食物,以更利于进食为标准选择膳食。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除了在饮食上需要特殊的注意,还需要注意保持情绪而稳定。要尽量保持生活环境安静舒适,保持精神愉快,保证充足和睡眠。精神紧张,顾虑较多,精神不良者还应适当给予镇静剂。戒烟也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 NSAIDS 药物和阿司匹林是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包括吸烟、饮酒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此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预防,必要时采用维持治疗方案。选用有效的方案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保证根除的有效性;必需长期服用 NSAIDS 类药物时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相关的保护药物,对于不能停药的患者建议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预防。
食管癌食管是连接口腔、咽部与胃的一段管状器官。此处发生恶性肿瘤即为食管癌。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地区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全世界每年新发食管癌约50万例,居全部恶性肿瘤第9位;死亡40.7万例,死亡...
肝转移癌肝转移癌又称转移性肝癌或继发性肝癌,是全身各脏器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所致,包括转移瘤、转移肉瘤、白血病或淋巴瘤浸润。常见的转移途径为癌细胞通过血液转移而来到肝脏(血行转移)。一开始就长在肝脏里...
贲门癌贲门癌什么病?贲门癌是原发于贲门处的恶性肿瘤,贲门是一个特殊的解剖结构,是食管向胃过度的部位。组织学上大多属于腺癌类型。贲门癌常见吗?近30年里,贲门癌的发病率迅猛上升,但由于其所处的特殊...
胆囊炎什么是胆囊?胆囊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位于右上腹,肝脏的下缘,附着在肝脏的胆囊窝里,借助胆囊管与胆总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长约7~9厘米,宽约2.2~3.5厘米,其容积为30~...
胆囊息肉什么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由于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诊性质,故笼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隆起性病变」。什么是胆固...
©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