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大体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两类。前者以肝虫病为多见,后者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炎症性和肿瘤性囊肿。常见的为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它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临床上 90% 以上见到的都是先天性肝囊肿 (也叫真性囊肿),是由于胚胎时期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造成的。后天性肝囊肿(也较假性囊肿,潴留性囊肿)包括创伤、炎症、肿瘤性肝囊肿,比例较少。
肝囊肿分单发性和多发性,大多在肝内分散分布。肝囊肿的生长部位无一定规律,可以长在肝左叶,也可以在肝右叶,也有的分散在左右两叶。肝囊肿可以很表浅,也可以深达肝实质内,有的甚至紧贴大血管。每个患者的情况不一。
小囊肿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但是当囊肿直径达 10 多厘米时可能会出现压迫症状,比如压迫胃、压迫肠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压迫膈肌影响呼吸;肝门部的囊肿压迫胆管可出现黄疸;多囊肝压迫使正常肝组织越来越少,肝功能受到影响。如果囊肿内细菌入侵感染,可以出现腹痛与发热。 创伤性肝囊肿除了有外伤史外,可以有右上腹部疼痛,发热等。 炎症性肝囊肿常见的症状是反复发作的腹痛、发热、黄疸。 肿瘤性肝囊肿可以出现腹部膨隆、腹胀、消瘦等。 肝包虫性囊肿可以有过敏反应、腹痛、腹胀、腹部包块、肝大、发热、黄疸、腹水等。
先天性肝脏囊肿是一种胚胎发育障碍性疾病,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的疾病。它一不是肿瘤、二不是癌症、也很少癌变,它是肝脏里面的一个「小水球」,球壁是上皮细胞,球内是水,上皮细胞产生水,使水球不断膨胀变大。如果是后天性肿瘤引起的肝囊肿,那他的生成和原发肿瘤会有关系,恶变与否取决于原发肿瘤。
先天性肝囊肿主要是由于肝内胆管和淋巴管胚胎时发育障碍,或胎儿期患胆管炎,肝内小胆管闭塞,近端呈囊性扩大及肝内胆管变性,局部增生阻塞而成,多为多发。 后天性肝囊肿又可以叫做潴留性肝囊肿,主要为肝内某个胆小管由于炎症、水肿、瘢痕或结石阻塞引起分泌增多,或胆汁潴留引起,多为单个,也可因肝钝性挫伤,致中心破裂的晚期。病变囊内充满血液或胆汁,包膜为纤维组织,为单发性假性囊肿。
肝囊肿的鉴别诊断包括 (1)肝内占位病变:肝肿瘤、肝脓肿、肝结核等易与本病混淆。但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及影像检查结果,一般不难鉴别。 (2)肝外性腹内囊肿:胰腺囊肿、肠系膜囊肿、胆囊积水、胆总管囊肿、巨大卵巢囊肿等均为囊性病变,需根据各自的病变特征辅以相应的各项检查,多可作出鉴别诊断。 (3)肝棘球囊肿寄生虫性肝囊肿:患者多来自牧区,有羊、犬等动物接触史,表现为囊肿张力较大,触之硬韧,叩之有震颤,多数患者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补体结合试验阳性,间接免疫萤光检及被动血凝集试验均有助于鉴别。
发现肝囊肿主要靠超声波检查。B 型超声检查几乎可以发现所有肝囊肿,对肝囊肿的检出率可达 98%。在定性方面,超声波检查比 CT 更准确; 但要全面了解囊肿的大小、数目、位置,特别是需行手术治疗的巨大肝囊肿,CT 优于 B 型超声。诊断肝囊肿,应首先进行简便无创伤的 B 型超声检查。其次根据需要选择 X 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腹腔动脉造影、胃肠造影、CT 和核磁检查。肝囊肿一般不导致肝功能异常,化验检查对肝囊肿的诊断价值不大。B 超或 CT 诊断肝囊肿十分可靠,一般不必做过多的检查。发现肝囊肿后,还应取血查甲胎球蛋白,以排除肝癌。
据临床患者就诊信息显示,放任不管任其增多增大的话,可能会产生胃痛、出现肝区胀痛、压迫神经导致出现身体疼痛等症状。肝囊肿虽属于肝部良性的肿瘤,但若不及时控制,肿块会逐渐增大,不排除破裂的可能性,时间过长也不排除恶变的可能性,建议直径大于 5 cm 建议积极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两种。 传统切除术:即是将带有囊肿的肝部分切除。这种手术局限性大、创伤大、出血量大、术后恢复缓慢、术后伤口易感染,且手术切除往往不能将肿瘤切除干净、易复发,费用也不便宜; 腔镜下囊肿开窗术:对囊肿进行去顶开窗,使术后生成的囊液不会积在囊腔内进而复发。这种手术对肝组织的切除较少,但术中要避免切除肝组织是损伤胆管和血管,对手术的技术和经验要求更高,因此手术费用更加高昂。也容易出现几种术后并发症,如:出血、胆漏、腹水、胸腔积液、呼吸困难、下身水肿、腹腔间室综合征等。
主要包括穿刺抽吸和硬化注射两种。 传统的穿刺抽吸即用细针将囊肿积液穿出,效果好,但是囊肿本身容易复发; 硬化治疗是目前发展的新方法,医生在超声波或者 CT 的引导下,将细针插入囊肿,不仅用细针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来,还注入纯酒精,防止囊肿再次长大。绝大部分肝囊肿用此方法可以治愈,但如果囊肿很大,出现临床症状,建议开刀将囊肿连同囊肿的膜一起摘除
肝囊肿属于良性的病变,手术治疗是不能根治的,复发率很高。术后出院后的 1~3 年内是复发、转移的高危期。如果囊肿较小,无其他症状,继续观察便可,若囊肿较大,可在 B 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囊液,然后注射无水乙醇等药物破坏囊壁。另外注意定期复查。
主要包括 (1)酒类饮料及发酵性食品:酒类、特别是白酒,对肝脏的刺激性优为重要。它可以刺激多囊蛋白活性,加速囊肿生长。发酵性食品:这里所讲的发酵食品主要是菌变发酵的食品,如豆腐乳、臭鸡蛋类。避免食用此类将对减慢囊肿生长速度有利。 (2)高蛋白食品:每一种囊肿,都应该避免高蛋白饮食,避免体内氮类代谢物合成,减轻肾脏的排泄力。如大豆、豆腐、以及其他豆类制品。 (3)内脏食品:动物的内脏也不适合肝囊肿患者食用。 (4)咖啡、巧克力食品。此外还需少吃高蛋白食品,不要喝咖啡。
( 1)家族中有患此病者应引起注意。 (2)对于已确诊的小囊肿或无临床症状的囊肿,可选择 B 超每年复查 1~2 次,观察囊肿大小的变化及有无并发症。
胆石症胆结石(胆石病)是什么?胆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或者胆管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目前胆结石的发病率明显...
胆管扩张症(1)胆管扩张是指胆管较正常胆管生理性或病理性增粗,超过正常范围。根据胆管部位,又可以分为肝内胆管扩张和肝外胆管扩张,二者可以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存在。(2)胆管扩张本身可没有症状,可能伴有右...
食管癌食管是连接口腔、咽部与胃的一段管状器官。此处发生恶性肿瘤即为食管癌。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地区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全世界每年新发食管癌约50万例,居全部恶性肿瘤第9位;死亡40.7万例,死亡...
肝转移癌肝转移癌又称转移性肝癌或继发性肝癌,是全身各脏器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所致,包括转移瘤、转移肉瘤、白血病或淋巴瘤浸润。常见的转移途径为癌细胞通过血液转移而来到肝脏(血行转移)。一开始就长在肝脏里...
小儿肝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是儿童早期最常见的肝恶性肿瘤,大多发生于2岁以内。可由多种细胞组成。肝母细胞瘤通常为单个肿块,体积较大,多发生于肝右叶。由于生长迅速,患儿可因癌...
©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