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恶性造血干/祖细胞的异质性明显的克隆型疾病,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异常和无效造血为特点。临床上以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为表现,晚期多进展为造血功能衰竭或转为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人,诊断时分型分组会有所不同,症状表现各异,因此正确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对病人至关重要。
对疑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病人,初始评价内容包括外周血涂片和血细胞计数、骨髓形态学、血细胞异常持续时间、血细胞减少的其他潜在病因或伴发疾病。
为了有助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指南的一致性,国际共识工作组推荐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最低诊断标准,其必要条件有2个:①稳定的血细胞减少(至少6个月,若伴特异性核型或双系形态异常,血细胞减少只需持续2个月);②排除其他导致病态造血或(和)血细胞减少的原发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还需同时满足3项相关标准中的至少1项:
①病态造血(≥10%,骨髓细胞中的一系或多系);
②骨髓原始细胞5%~19%;
③ 特异性的 MDS相关核型。
同时还存在几个辅助标准有助于确定 MDS的诊断,这些辅助标准包括流式细胞免疫表型、骨髓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或分子标记。
此外,在初始评估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病人时,还需要进行几种类型的评估来确定病人的临床状态,这对于病人的预后分类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是必要的。
临床病史应该包括血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发展速度;之前感染或出血的情况、血制品输注频率和次数,需要仔细询问合并用药和并发疾病的情况。
检测方面除之前的血细胞计数及血涂片外,还需检测网织红细胞数、骨髓穿刺铁染色和骨髓活检、骨髓遗传学检查、血清 EPO、叶酸、维生素 B12、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
其他情况下需要的检查项目有HLA 分型、PDGFRβ基因重排、JAK-2突变、PNH 克隆或 LGL克隆、更多家族性基因筛查以及血清铜缺乏的检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预后评估方面,IPSS风险分类是最初选择治疗方案时的考虑,同时病人的年龄和体质状态也是重要的决定因素。WPSS评分可以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任何阶段提供动态的预后评估。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过去这种疾病非常罕见,近30年来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的增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已成为PML最为常见的诱因。这是一种由病毒...
©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