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曼格综合征(ES),是一种发生在肺动脉的非常危险的高血压。在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中,由于血液通过心内或心外异常通道产生左向右分流,并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当肺动脉压达到或超过体循环压力时,就产生双向或反向分流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
各种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均有可能发展为ES。
艾森曼格综合症1897年被维克多·艾森曼格报道,截止到目前为止,尽管对ES病理生理的理解已有很大进步,但仍无有效治疗措施可阻断病程进展。
在传统治疗上,艾森曼格综合征(ES)主要是吸氧、地高辛、利尿剂和或抗凝剂。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暂时缓解临床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逆转疾病的进程。艾森曼格综合征(ES)出现的梗阻性肺血管病变,一直被视为不可逆的病理改变,这种病变一旦发生,就会失去手术矫治的最佳时机,因此ES一直被列为心脏外科矫治手术的禁忌证。
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ES)的唯一选择是肺移植或者心肺联合移植,但这又需要面临供体严重不足的情形,因此ES是一种难以治愈的顽疾。但好消息是,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对艾森曼格综合征(ES)病人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希望。
近年来有大量关于临床应用靶向药物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ES)的报道,主要药物包括,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如波生坦,Bosentan)、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西地那非,sildenafil)和前列环素类药物(如伊洛前列素)等。
例如,有很多研究可以证实,波生坦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ES)安全、有效,且其主要不良反应,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并不高且可有效控制;因而多数国家的肺动脉高压(PAH)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多推荐波生坦作为治疗心功能分级Ⅲ级艾森曼格综合征(ES)病人的一线治疗药物。
当然,临床选择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时艾森曼格综合征(ES)时,会受到不同心功能等级的影响,当病人的心功能达到Ⅳ级时,不仅单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同样也起不到太大的效果。因此选择靶向药物联合治疗的时机很重要。
另外,尽管有证据显示,靶向药物能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改善ES患者运动耐量、心功能分级,提高艾森曼格综合征(ES)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但仍存在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国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ES诊断标准,各医疗机构对ES的判断存在有争议,这给ES治疗效果的评估等带来挑战;其次是目前得到的许多数据多数来源于小规模、单中心研究,缺少大规模的多中心、对照研究,这使许多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大打折扣,因此亟需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化、对照试验,为ES的治疗寻找更多有力的依据。
淋巴管肌瘤病(LAM)是一种以弥漫性肺部囊性病变为主的罕见疾病,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女性,男性罕见,肺是主要受累器官,因此也叫做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首发症状缺少特异性,...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pulmonaryhypertension,PPH,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的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右心脏受累。让人最难以忍受的...
重大器官移植,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如今是许多患者在患有终末期器官衰竭时的唯一选择,被认为是一种挽救生命的手术。其中,心脏移植、肺脏移植、肾移植以及肝移植已经广为大众熟知。例如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肝细胞...
©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