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埃博拉病毒疫情在非洲爆发,其中,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具有高达60%~90%的致死率,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因而,到非洲旅游或者出国的人,都要注意埃博拉病毒感染。
埃博拉是一种神秘的病毒,很多描述恐怖病毒大流行的电影、电视作品都以埃博拉病毒为题材,这不单单是因为这种病毒具有极高的致死率,还因为这种病毒的长相令人生畏。典型的病毒呈现圆球形,而埃博拉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出纤丝状,这些纤丝会出现弯曲或者缠绕的状态,仿佛蠕虫一般。如下图所示。
埃博拉病毒感染后有哪些症状表现?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一般只是眼结膜以及牙龈和鼻腔等部位的轻微出血,但在经历完短暂的潜伏期开始发病的时候,病人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比如发热、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以及严重的出血。
《第四级病毒》是这样描述埃博拉病毒感染症状的:“昏暗的煤油灯光下只见十来个病人躺在草席上,有的痛得打滚,徒劳无功地和一口一口吞噬他们身体的病毒奋战;有的身体僵硬,喉间嘎嘎作响,死亡离他们不远。经过5天的潜伏期加上病发2~3天,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喉部就会严重发肿,连口水都无法吞咽。埃博拉病毒感染速度快且致命,病症包括鼻子、牙床出血,有时其他部位也会大量出血。大部分病人在数天内死亡,所有治疗方法都无效。”
埃博拉病毒早在四五十年前已经被发现。
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 1976年7月6日,在苏丹恩扎拉镇的一家棉花加工厂 ,一名工作人员出现不适症状后不久便因休克死亡,他的身体多处出血,死状恐怖。时隔仅两个月,与苏丹相邻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旧称扎伊尔)北部小城杨布库也出现了同样的可怕病例,而且死亡率更高。
那里的医院都是使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很多病人打针,由于缺乏必要的消毒措施,这种致命的传染病以这家医院为中心,急速地蔓延开来。资料表明,在很短的时间内,这种病原体便席卷了医院周边的55个村庄。在苏丹和杨布库的疫情中共有602人受到感染,其中431人死亡。
埃博拉病毒感染有多可怕?
1989年10月,一批由菲律宾运来的食蟹猴来到雷斯顿一个灵长类动物检疫隔离中心。刚刚到达检疫中心,就有几只猴子死亡。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整栋大楼里有很多猴子出现了发热和精神不振等症状,并且接二连三地死去。随后的检测结果着实让美国人吓了一大跳,这些猴子感染的是埃博拉病毒。
科学家对死去的猴子进行了解剖,这些猴子的肠子都已经坏死,里面充满了血液,它们的脾脏肿大,硬如皮球。在这次事件中,美国人出动了军队,对大楼进行了封锁,军人们穿着带有氧气罐的防护服进入饲养中心内部,对所有的猴子实施了安乐死,并充分消毒了整栋大楼。但即便如此,美国人还是没能彻底地阻止这种可怕病毒的蔓延,仅隔了一个月,这种埃博拉病毒又一次在这个检疫中心暴发,而且这次波及的范围更大。
最后,关于埃博拉病毒感染的一些总结。
历史上已知的最大一次埃博拉病毒疫情发生在乌干达,在2000年~2001年一年间共有425人感染了苏丹埃博拉病毒,其中224人死亡。翻看世界卫生组织的病例报告,几乎每年在非洲一些国家都有不同规模的埃博拉病毒疫情出现,所以对于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预防绝对不能松懈。
一般来说,埃博拉病毒会通过密切接触途径从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传到人类。埃博拉病毒在人际间也可以直接传播,主要是由于健康人接触到了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或者间接接触到这类体液污染的环境而受到感染。
目前,科学家仅发现雷斯顿埃博拉病毒能够通过空气在猴子中传播,还没有证据表明埃博拉病毒能够通过空气在人际间传播。对于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埃博拉病毒等烈性传染病的防控仍然面临很多问题。
胆囊结石是外科常见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但其无法保留胆囊功能。而保胆取石从保留胆囊功能的角度治疗胆囊结石,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需大量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来验证其可行性。那么,...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PAP),是以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充满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不可溶性的富磷脂蛋白质物质为其特征。于1958年被首先报道。目前为止,肺泡蛋白质沉积症(PAP)病因仍然不明,可能与...
据新闻爆料,贵州贵阳一名20岁的女孩小薇自杀身亡。家人称,她去影楼拍艺术照被套路消费,2000多元的套餐最后变16000元,在出事前,小薇与影楼工作人员有1分钟的语言通话,家人怀疑电话内容是女儿自杀的...
有新闻报道,浙江嘉兴市原常委何炳荣喜欢喝国窖白酒,2013年初至2017年8月,用公款购买高档酒水共计1470瓶,以宴请客商为名,毫无顾忌地超标准接待。至2017年9月何炳荣退休,5年时间1470瓶酒...
与肝、肾等实质器官移植不同,面部重建手术,即脸移植本质上是非救命的手术。虽然疗效诱人,但术后需要终生免疫抑制治疗。这种风险以及换脸手术对手术者的心理造成的严重冲击,会使得面部重建手术在实施前需谨慎考量...
©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