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饥饿显着改变了人们的正常决策,使他们更容易变得不耐烦。并且,处在空腹时的人们,更有可能会为了眼前的一个小奖励,而放弃了将来可能会到来的大奖励。
这是一项建立在心理学上的研究。该研究对50名参与者进行了两次测试。一次是他们正常吃东西,一次是没有吃过任何东西。研究发现,如果给参与者提供现在能得到的奖励的两倍,正常吃东西时的参与者愿意等待的时间长达35天,但是饥饿时,他们只等待了3天。
其实,人们都知道,自己的偏好会在饥饿时发生变化,例如从关注长期的收益变为短期的。也因此,人们普遍知道,当他们饥饿的时候,是不应该去购物的,因为那时的他们更有可能做出不健康或放纵的选择。
而从健康的角度看,饥饿时做的决定更影响健康。例如减肥。
一项由澳大利亚的研究团队在《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表示,饥饿感是身体的一种非常敏感的反应,一旦身体内的脂肪和体重出现下降,身体就会马上分泌一些激素,如瘦素、生长激素来刺激饥饿感的产生,从而来提醒人体多摄入食物以维持原来的体重。
减肥时要对抗的饥饿感是非常强烈的。如果一个人的体重减轻了 10% ,那么他摄入的能量就要比减肥前少 22% ,这样才能维持减肥后的体重。可想而知,光靠控制饮食来减肥或保持体重,需要对抗的接着而来的饥饿感是有多么的强烈。
而据了解,饥饿感的存在,至少导致95%的需要减肥的人们“越减越饿 ”、“ 越减越重”,最终以失败告终。
因此,饥饿、空腹时做下的任何决定,都是身体的原始反应,是身体的一种本能,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理性可言的。而人要对抗这种身体的本能,能够做的事情就是,第一不要使自己经常处于饥饿的状态,第二,适当运动可以对抗一定程度的饥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大多数家长都盼望的。但是有没有宝宝一生下来,就像哪吒那样,具有特殊本领,天赋异禀,能力非凡的呢?曾经有篇课文叫《伤仲永》,据说仲永就是这么一个聪明的孩子,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
©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