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有:代谢综合征(通常指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卒中等)、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骨关节炎(体重大的人膝关节负担大,易磨损发炎)。
此外,肥胖还可能和肿瘤、尿失禁有关。
肥胖症与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肥胖病人中发生糖尿病的风险相比健康人群明显增高。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肥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肥胖时人体对内外源性的胰岛素的敏感性均有所降低,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加,胰岛细胞代偿性地肥大、增生,最终可使胰岛 β 细胞发生疲劳以致受损,不能分泌足够量的胰岛素,从而引发糖尿病。
高脂血症是指人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超过正常参考值的上限。
因此肥胖的病人容易患高脂血症。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与高血压存在相关性,超重和肥胖可以增加高血压风险,我国的研究分析显示 BMI ≥ 24 kg/m2 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是 BMI 在 24 kg/m2 以下者的 2.5 倍,肥胖持续时间越长,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越大,而腹型肥胖的患者风险更大。
肥胖者的血压升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脂肪组织增加导致循环血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活动少、钠摄入增加、钙摄入少等。当然肥胖患者若通过饮食和运动疗法使体重降低时,血压也可以随之下降。
肥胖可以影响女性的生育功能,甚至导致不孕。原因可有:
一般情况下当肥胖患者的体重下降、继发性肥胖患者的原发疾病得到控制或治愈,女性的月经可恢复正常,不孕情况得到改善。
部分肥胖的女性可能会发生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导致月经不调;
肥胖的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较紊乱,可出现雄激素过多、排卵异常;
还有些继发性肥胖的患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都可以出现月经不调或不孕。
肥胖病人一般进食碳水化合物较多,脂质合成的原料增多;
另一方面肥胖病人常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有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机体的脂肪消耗相对减少。
导致肥胖症的基本原因是吃的比消耗的多。
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这种能量不平衡的出现,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内分泌因素、神经精神因素(饱食中枢与饥饿中枢的作用)等。
主要与吃得多、动得少有关。
与肥胖症有关的饮食因素包括食欲、高脂饮食、进食总量等。
肥胖的人一般食欲较好,进食速度快,大多食物没有得到充分的咀嚼,没有形成足够的食糜贴附于胃壁,所以虽已吃了较多食物时仍有饥饿感。
另一方面,咀嚼时间过短,迷走神经仍处于过度兴奋状态,食欲也会相对亢进。
因此,进食速度快的肥胖病人在大脑饱食中枢发出停止信号时,往往已经吃了过多的食物,结果导致总热量超标进而发生肥胖。
继发性肥胖症一般继发于「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基础上,包括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甲状腺性肥胖、肾上腺性肥胖、胰岛性肥胖等。
如发生在下丘脑-垂体的感染、肿瘤、创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或性腺功能减退、胰岛素瘤等疾病,都可导致继发性肥胖症。
一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进食异常等)和药物因素导致的肥胖,也属于继发性肥胖的范畴。
常见的能增加肥胖风险的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类固醇激素、磺脲类药物、胰岛素、β 受体阻滞剂等,以及某些口服避孕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
食欲不仅受能量代谢动态平衡影响,还受社交、饮食习惯、情绪等影响。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食物种类增多,因高脂食物的口感味道相对好,人们选择进食高脂肪类食物的机会增加,加上社交增多、情绪因素等增加了人们的食欲或进食总量,摄入的总能量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类工作对人们的体力活动需求减少,机体的能量消耗减少。这样一来,机体能量摄入增加与消耗减少间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肥胖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常用的如体质指数(BMI)、腰围、皮下脂肪堆积厚度、内脏脂肪测量等。
这些是间接体脂测定的方法和指标,也是临床常用的。
肥胖症是一种由于机体脂肪堆积和(或)分布异常导致的慢性疾病,若采用直接测量人体脂肪的含量的方法来诊断肥胖症,则需要特殊的设备,难以在临床上应用开展。
体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肥胖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为了较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肥胖程度,准确地称量体重显得十分重要。一般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以保证测量得到的体重相对标准化:
BMI 英文全称为 Body Mass Index,又译为体质指数(也常被叫做体重指数),具体算法是以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
BMI 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同时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因其简单、实用,因此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超重和肥胖的衡量标准,但此指标仍较为粗略,对于肌肉发达的运动员、水肿的病人、孕妇等不适用。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 BMI ≥ 25 kg/m2 定义为超重,而 BMI ≥ 30 kg/m2 定义为肥胖,但此 BMI 的临界值是根据所测的指标与健康危险的相关程度以及由参照人群得到的统计数据所规定的,因此针对不同种族的参照人群有不同的标准。
在我国指南中,BMI < 18.5 kg/m2 定义为体重过低,BMI 界于 18.5~23.9 kg/m2 定义为体重正常,BMI 界于 24.0~27.9 kg/m2 定义为超重,BMI ≥ 28 kg/m2 定义为肥胖。
目前,WHO 建议亚太地区人群的适宜标准为:
腰围超过以上标准者达到腹型肥胖的诊断。
通过测定腰围和腰臀比是评估肥胖类型的简单易行的方法,腰臀比即腰围与臀围的比值,一般认为腰围和腹部内脏脂肪堆积的相关性优于腰臀比值。
静息代谢率是指维持人体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心跳、呼吸等基本生理功能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有研究显示,在肥胖症患者比正常体重者静息代谢率低。
男性 90 cm
女性 80 cm
尽量使用同一体重计测量,并且在测量前对体重计进行校准;
测量体重的时间应该固定,比如排便时间固定的人,可以在每天排便之后,空腹称体重;
测量体重时的衣着应该固定;
测量时的姿势应该正确,一般应稳立于体重计中央,待体重计指针停止摆动后读数。
对于肥胖人群来说,通过饮食、运动的方法减轻体内脂肪含量,并长期保持,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肥胖的病人的减肥计划和方式应该遵循个体化制定与实施原则。
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是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了消耗的热量,因此控制热量的摄入是肥胖病治疗的基本措施。
肥胖病的治疗中,减少热量的摄入和增加热量的消耗是两大基本途径。
科学合理的运动是增加机体能量消耗的重要方法。运动过程中可以消耗机体内过多的脂肪,减少脂肪的异常聚集,长期坚持运动还可以提高机体的静息代谢率,进一步增加能量的消耗。
此外,运动可以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心肺功能等,达到防止肥胖并发症的作用;运动还可使人们身心舒畅、愉快,体态更加健康,从而增加了减肥的自信心。
多数肥胖病人在医疗保健人员的指导下,坚持科学合理的饮食与运动治疗,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但仍有部分病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减肥效果不佳时,需要考虑减肥药物辅助治疗。
我国的指南建议,有以下情况者可采取药物治疗:
可以看出,不是所有肥胖症都需要药物治疗,充分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行为治疗才是肥胖症治疗的基础,也是药物治疗的前提。
目前在全球获准上市的减肥药物有:
同类减肥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大致相同。
减重手术是肥胖症患者外科治疗的方式,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比较常见的是切除一部分胃、在胃部加一个可调节胃部大小的束胃带,部分需要改变患者的消化道解剖结构),达到限制食物摄入、减少吸收或两者兼有的目的,从而实现体重减轻。
减重手术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术后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因此手术标准非常严格。
就亚洲人来说,一般只有 BMI 超过了 37,或者 BMI 大于 32 同时还有糖尿病、高血脂等合并症的人群,且在使用其他减肥方法无效或效果不显著时,才考虑减重手术。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减重手术。
减重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术后伤口感染、顽固性呕吐、食道反流、维生素、叶酸和微量元素吸收障碍、营养不良等。
脂肪液化是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尤其见于脂肪较多的手术部位,比如腹部、臀部、腰部等,肥胖人群由于皮下脂肪比其他人更厚,所以更容易发生脂肪液化。
主要是由于脂肪多的部位在手术刺激下,血液供应发生异常,脂肪组织发生坏死,在手术切口部位有液体渗出,同时可有红肿、积液等,影响伤口愈合。
如果手术时医生判断切口可能会发生脂肪液化,在缝合时会更加注意不留死腔,必要时在切口处放置引流条,及时把渗出液引流出来。
术后注意不要使切口部位受压、也不要按摩切口部位,防止局部循环障碍。勤换药,必要时使用红外线照着切口处,保持手术切口处干燥。
一旦发生脂肪液化,可以通过清洗刀口、去除坏死组织等方法,促进愈合。
奥利司他:常见的副作用有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减少、脂肪泻、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紧急感、大便失禁、胃肠胀气等;
安非拉酮:副作用有恶心、呕吐、便秘、头痛、眩晕;
二甲双胍: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消化不良等)、皮肤过敏反应、乳酸性酸中毒等;
利拉鲁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胰腺炎等。
抑制肠道吸收、消化的药物(非中枢性减重药):主要是肠道胰脂肪酶抑制剂,如奥利司他。
食欲抑制剂:属于去甲肾上腺素能再摄取抑制剂,能刺激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并抑制其再摄取,影响下丘脑的摄食或饱食中枢,增加饱腹感,抑制食欲,减少食物的摄入。如盐酸芬特明、盐酸安非拉酮。
兼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升糖素样肽 1(GLP-1)受体激动剂或 GLP-1 类似物(如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胰淀粉样多肽类似物(如普兰林肽)。
食欲旺盛,餐前饥饿难忍,每餐进食量较多;
合并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脂肪肝;
合并负重关节疼痛;
肥胖引起呼吸困难或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BMI ≥ 24 kg/m2 有上述并发症情况,或 BMI ≥ 25 kg/m2 不论是否有并发症,经过 3~6 个月的单纯控制饮食和增加活动量处理仍不能减重 5%,甚至体重仍有上升趋势者。
限制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使机体处于一定的能量负平衡状态,才能达到动员脂肪的目的,但不能因过度节食导致低血糖事件出现。
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控制饮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食物种类合理搭配,饮食中要提供足够的必需营养素用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
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包括进食时间、次数、进食速度等的科学性。
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体质指数、腰围、检查资料等对病人肥胖程度和相关疾病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
饮食与运动治疗。
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增加减肥药物辅助治疗和(或)针对相关疾病的药物治疗。
必要时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减肥手术治疗。
饮食运动疗法是肥胖症治疗的基础,如果没有饮食运动疗法作为前提,单纯地依靠减肥药物,一般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或者体重下降后也会容易反弹。
人们应该认识到减肥药物治疗只是饮食运动疗法的辅助治疗手段,并不能替代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
肥胖患者通过合理的减肥方式体重下降后,要防止体重反弹,巩固减肥的效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瘦素是是在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的作用是抑制饥饿感、调节代谢、保持人的体重。
从理论上讲,额外补充瘦素,能抑制饥饿,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但现在市场上还没有哪种药物能够安全地帮助补充瘦素。
至于流传的一些影响瘦素的生活方式,比如多喝水、多吃健康食物、保持规律作息等,对瘦素的影响尚不清楚,不过,这些生活方式都对健康没有害处,也对控制体重没有害处。
坚持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锻炼;
密切监测自身体重的变化:若发生体重反弹,要学会自我分析原因,以后尽量避免;
恰当地停用减肥药物:肥胖患者要意识到,减肥药物仅是在饮食运动疗法前提下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自己不能过分依赖减肥药物;停用减肥药物时要征询医生的意见,不能突然停用,要逐渐减量,并监测体重变化,坚持饮食运动治疗,保持体重不回升。
加强运动:适当增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有助于减脂减重。
自我监控:包括保持膳食记录(包括食品中热量的数量),定期称重,观察和记录行为模式。
控制刺激:包括确定影响患者实现健康的膳食和积极生活方式的障碍,并且制定相应的措施战略来克服这些困难。
压力管理:教会病人找出造成压力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缓解措施,这些措施并不涉及饮食。
解决问题:包括为可能出现的不健康饮食风险(旅行,外出吃晚饭等)或者体育活动减少(比如,开车郊游)提前作出计划安排。
减少餐食进量,避免或谨慎选择零食;
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沙拉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加工食品作为替代;
多饮水和软饮料或果汁作为替代;
尽量限制饮酒;
无糖或低脂肪的乳制品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并有助于提供的维生素D;
膳食替代有助减轻体重并维持,可以持续进行或者间断进行。
肥胖症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减少肥胖症的发生。
健康生活的基本原则:
在饮食上:
在生活上:
注意每天进行 30 分钟左右的运动,以有氧运动和力量运动相结合,强度适中不过量;
每天保证足量的睡眠;
当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时,学会自我调节。
注意多吃水果、蔬菜;
荤素搭配合理,如果是素食主义者的话,注意多吃大豆类来补充蛋白,可以喝牛奶的话,注意保证每天 300 mL 牛奶,避免缺钙;
注意主食不要只吃精米白面,用杂豆、薯类、南瓜等替代部分主食;
烹饪时注意少放盐、少用含盐高的调料;
少吃腌制菜、肉等;
尽量不喝酒。
McCune-Albright综合征·是由基因突变所致的一种罕见病。·可见骨纤维结构不良、皮肤色素斑及性早熟等表现。·不能治愈,只能对症处理。症状McCune-Albright综合征有...
Graves病·是引起甲亢的最常见原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发病高峰30~50岁。·治疗包括口服药、放射性碘和手术。症状Graves病有哪些常见表现?Graves病会影响多个器官,常...
B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属于胰岛素抵抗的一种,很罕见。·与免疫紊乱、体内产生胰岛素受体抗体有关。·不遗传。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或低血糖。症状B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有哪些常见表现?病人发...
氨基酸代谢紊乱·是一大类遗传性疾病,包括很多种类型。·典型病例有枫糖尿病、苯丙酮尿症等。·一般不能治愈,正确「吃饭」也是治疗。症状氨基酸代谢紊乱有哪些常见表现?氨基酸代谢紊乱常见于最初状...
青春期甲状腺肿·属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一种,发生于青春期。·仅有甲状腺肿大,没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可以自行痊愈,注意不要缺碘。症状青春期甲状腺肿有哪些常见表现?主要就是甲状腺肿大。多数青春...
©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