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一项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的国际研究揭示了FTO 基因变异和胖子“胃口大好”的关系。很多正在减肥的人恍然大悟痛哭流涕,原来自己肥胖高居不下,都是“肥胖基因”在作祟。当时研究表示,体内携带两个 FTO 基因变异副本的人,其肥胖的几率会比那些无变异副本的人高出 70%。
FTO 基因能使体内胃饥饿素水平增高,并改变大脑对胃饥饿素的反应方式和食物的印象,从而胃口大开,食欲大增,也就是,比常人更容易感到饥饿!幸运的是,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多吃高蛋白食物,或者直接服用一些抑制胃饥饿素的药物来对抗。
而对于普通人,如果经常容易饥饿,则可能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减肥,二是生病,三是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减肥原因引起的饥饿中,最值得一说的是,减肥运动后的饥饿。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体验,在运动过程中,会容易感到口干舌燥,运动结束后,肌肉酸痛并且迅速感到饥饿,而且运动强大越大饥饿感越强烈。这其中的原因,大多人的理解是:能量被消耗了因而需要补充能量。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一个正常的健康人,其体内或多或少都储备着可动用的糖、脂肪、蛋白质等能量物质,供需要的时候转化利用,曾有记录,一个人不吃饭至少能活113天。而肥胖的人,更是能量过剩,根本不存在缺少能量储备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运动后容易饥饿呢?
这主要是由血液偏酸性引起的,血液酸性浓度越高,饥饿感也越强。胃的腺体会因为酸性血液流过而变得兴奋,分泌胃液,加速食物消化。当胃内没有食物时,这一信息就会从胃传感神经传递到大脑发出 “饿”的信号。当摄入食物后,胃开始工作,兴奋减弱,抑制得到加强,“饥饿”感就会消失。
无氧运动、过多摄入荤食,都是容易导致血液偏酸性的重要原因。因而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供氧充足,通过氧使血液中的酸性物质氧化,PH 值升高,就能使得血液的酸碱平衡得到维持。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食欲旺盛,胃口好,往往是被视作身体健康的表现。但也有意外的情况。一个普通人,既没有进行过多少运动,又没有肥胖,食欲却突然旺盛,经常容易饥饿时,要警惕是否是某些疾病的早期现象。
例如,甲亢。甲亢会使得甲状腺素大量分泌,机体内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分解代谢增高,热能消耗过多,体重下降。因而在一日三餐之外,人还经常容易饥肠辘辘。同时,这还会引起各器官系统的兴奋症状,表现为失眠、性情暴躁、眼球凸出、血压升高,有时还会出现甲状腺肿大。
糖尿病。 糖尿病人由于不能充分吸收糖分,大脑的进食中枢会一直被刺激,病人因此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此类病人除了“多食”,还会经常有口渴 、多尿 、体重下降合并的“三多一少”症状;皮质醇增多症。此类患者得病后食欲亢进,同时出现异常肥胖,尤其是面部、胸、腹部脂肪堆积严重,与四肢形成鲜明的对比,临床上称为“向心性肥胖”。
另外,胰岛 B细胞癌、钩虫病、绦虫病、肥胖型生殖无能症等,也会有食欲亢进的表现。因此,如果感到自己的食欲与往常不大一样,胃口突然大开,且已经有一段时间,那么要警惕了,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
此外,经期综合征、怀孕或者压力过大等所引起的内分泌紊乱,也会导致食欲大增;摄入各种“无糖”食品,如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等,也会容易感到饥饿。据2016年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细胞-代谢》中的一篇文章指出,给果蝇喂了掺有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的食物,结果显示,苍蝇摄入的卡路里比食用天然含糖食物时所摄入的卡路里高出了30%。 各种“无糖”加工食品和饮料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无害,如果长期食用,对甜味的渴望就会增加,而这就会不知不觉摄入更多食物。
胆囊结石是外科常见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但其无法保留胆囊功能。而保胆取石从保留胆囊功能的角度治疗胆囊结石,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需大量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来验证其可行性。那么,...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PAP),是以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充满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不可溶性的富磷脂蛋白质物质为其特征。于1958年被首先报道。目前为止,肺泡蛋白质沉积症(PAP)病因仍然不明,可能与...
据新闻爆料,贵州贵阳一名20岁的女孩小薇自杀身亡。家人称,她去影楼拍艺术照被套路消费,2000多元的套餐最后变16000元,在出事前,小薇与影楼工作人员有1分钟的语言通话,家人怀疑电话内容是女儿自杀的...
有新闻报道,浙江嘉兴市原常委何炳荣喜欢喝国窖白酒,2013年初至2017年8月,用公款购买高档酒水共计1470瓶,以宴请客商为名,毫无顾忌地超标准接待。至2017年9月何炳荣退休,5年时间1470瓶酒...
与肝、肾等实质器官移植不同,面部重建手术,即脸移植本质上是非救命的手术。虽然疗效诱人,但术后需要终生免疫抑制治疗。这种风险以及换脸手术对手术者的心理造成的严重冲击,会使得面部重建手术在实施前需谨慎考量...
©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