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式仿动物行为养生运动,强身祛病
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通过五禽戏来健身,中国的武术流派里面,其中南拳里就有猴拳、螳螂拳、蛇拳等多种拳法是模仿动物行为而创,所以想要健身延年益寿,那么不妨学习一下以下10个行为动作,不仅可消除疲劳酸痛,还能预防疾病。
金鱼游泳:消除肩酸和腰背痛
双手向上伸直,在头顶上方合掌,再向左右扭曲身体,使身体成为S字形,像金鱼游泳一般,以轻松的神态扭动。注意保持身体柔软,每次约进行30秒钟。
功效:这种体操可强化支撑背部肌肉,对消除及预防腰痛、肩膀酸痛非常有效。同时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全身性疲劳等。
猫步爬行:治疗胃下垂、腰痛和痔疮
采取爬的姿势,四肢着地:将不同侧的手和脚同时向前伸出行走。注意不可从同侧手、同侧脚向前伸出,而要像猫走路一样,右手和左脚,左手和右脚一起伸出去移动身体。一天约走20~50步,每天坚持此法,不可中断。
功效:能预防和治疗由于长时间以双脚站立或行走所引起的胃下垂、腰痛、痔疮、神经紧张等现代病。
骆驼起立:预防贫血,消除腿疲劳
像骆驼弯曲四肢休息一样,跪坐在地,将上身往前倾。再像骆驼站起来一般,把弯曲的双肘、双膝与地面成垂直角度尽量伸直而立。重复5次。
功效:能拉紧大腿内侧肌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对预防起立性脑晕症、脑贫血以及消除腿部疲劳很有效。
骆驼瑜伽功:刺激肠道,防治便秘
这是一种类似骆驼动作的瑜伽姿势。开始,双手放在腰间,双膝着地,采取跪姿。然后慢慢把上身向后仰,仰到快要不能支撑时,就用双手握住双踝。保持姿势,以腹式呼吸重复3次。
功效:由于这种姿势可使大腿和腹部肌肉充分运动,可预防肥胖;同时伸直腹肌,可刺激大、小肠,能使肠的功能活跃,防止便秘。
小猫伸展操:消除疲劳和赘肉
这是瑜伽术中称为“猫势”的一种功夫。趴着,一只脚伸直,接着腹部用力,缓慢而有力地进行腹式呼吸,同时使伸直的脚和地板保持平行,向左右分别移动3次。
功效:脚部肌肉伸直,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对于消除长期站立工作所引起的双脚疲劳很有效果,也能去除腿部赘肉,使腿柔韧健美。
雌猫乍醒操:增强胃肠功能最有效
以跪坐姿势将上半身向前倾,下巴碰地,再把双手交叠放在下巴下面。保持下巴碰到地板的姿势,尽量仰起背肌,抬高腰部。采用这种姿势,缓慢进行3次腹式呼吸。
功效:腹式呼吸可舒解精神紧张,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能调整胃肠的功能。胃肠吸收功能较弱者。
飞蝗踢腿法:治疗妇科疾病
俯卧,双肘弯曲,双手贴在胸部下方的地板上。然后,上身仰起,双脚并拢再尽量举高。保持这种姿势,缓慢地进行3次腹式呼吸。
功效:这种功夫能刺激子宫、卵巢有关的神经,可以治疗生理痛(月经疼痛症)、月经失调和贫血等妇科病。
飞蝗跳跃法:预防膝关节疼痛
跪坐竖脚尖,利用膝盖弹力,一口气向上跳跃。
功效:由于给予膝关节适当刺激,能强化膝部肌肉,预防膝关节疼痛。膝关节软骨没有血管,只能依赖骨骼和骨骼之间的关节液补给营养。屈伸膝盖时,随压力上升,关节液会渗入软骨之中。
因此,常进行屈伸膝盖运动,能帮助膝盖分泌关节液。每次连续跳跃3次,可防止脚及腰部酸痛。
鹿步行法:防治肩酸和糖尿病
采取四肢着地的爬行姿势,颈部分别向左各转两次。一脚向上踢起,两脚交换,各做5次。
功效:这种体操可使全身血液循环良好,尤其把体重放在手臂、肩膀,能促进肩部周围血液循环,消除肩膀酸痛。消耗能量很大,向运动量不足的糖尿病患者推荐。
鸟嘴开合法:消除疲劳,使双腿修长
双脚向前伸直,用双手抓住一脚脚尖,再把这只脚向上伸直、举高。注意,另一腿膝盖必须伸直,保持这种姿势3秒钟,换另一只脚,左右腿各做2次。
功效:具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的效果,也能消除两腿赘肉。如果浸泡浴缸中,效果更佳。
胆囊结石是外科常见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但其无法保留胆囊功能。而保胆取石从保留胆囊功能的角度治疗胆囊结石,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需大量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来验证其可行性。那么,...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PAP),是以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充满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不可溶性的富磷脂蛋白质物质为其特征。于1958年被首先报道。目前为止,肺泡蛋白质沉积症(PAP)病因仍然不明,可能与...
据新闻爆料,贵州贵阳一名20岁的女孩小薇自杀身亡。家人称,她去影楼拍艺术照被套路消费,2000多元的套餐最后变16000元,在出事前,小薇与影楼工作人员有1分钟的语言通话,家人怀疑电话内容是女儿自杀的...
有新闻报道,浙江嘉兴市原常委何炳荣喜欢喝国窖白酒,2013年初至2017年8月,用公款购买高档酒水共计1470瓶,以宴请客商为名,毫无顾忌地超标准接待。至2017年9月何炳荣退休,5年时间1470瓶酒...
与肝、肾等实质器官移植不同,面部重建手术,即脸移植本质上是非救命的手术。虽然疗效诱人,但术后需要终生免疫抑制治疗。这种风险以及换脸手术对手术者的心理造成的严重冲击,会使得面部重建手术在实施前需谨慎考量...
©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