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刚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会遭遇极高的死亡风险,而其中感染,则是引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报道,全球有260万新生儿在出生后第一个月内死亡。而全球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死于感染性疾病的,约有 160 万,已经约占全球新生儿死亡率的61.5%。
刚出生的婴儿,他们的身体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身体对外界侵害的应激能力非常低,也就是还没有多少免疫力和抵抗力,因此很容易引发感染性疾病。而研究表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以肺炎最常见,其次为败血症;此外,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并发症也非常常见,主要为黄疸,其余依次为低钙、贫血、心肌损伤等等。
新生儿在刚出生时容易因遭受感染而死亡,而造成新生儿感染的途径,主要却只有两个,即在母亲子宫内部受感染,以及在出生时的医院中受到感染。在子宫内受感染,主要是由于母亲的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母亲怀孕期间出现上呼吸道感染、阴道炎、不明原因的发热等等所致。例如,子宫胎膜早破后,致病微生物就能够以胎盘为媒介,上行感染致使羊水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胎儿就会在子宫内或在分娩过程中,吸入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羊水或吸入阴道分泌物,之后有很大的概率会发生吸入性肺炎。
有报道称, 在II 度污染以上的羊水行细菌培养,阳性率为 68.3%,也就是胎儿在被污染的羊水中,出现早发感染的几率非常高。因此早已经有相关研究提出,孕母孕期感染与新生儿感染,包括败血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密切母亲围生期的情况,可有效控制新生儿早期感染的发生。
此外,婴儿在医院内受到感染的原因,则主要是因为患儿出生后接触感染源、皮肤破损、脐炎等,致病菌通过他们的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粘膜而导致全身感染。其中,新生儿脐部感染在院内感染中较常见。有报道称,脐部感染的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的 4-7 天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及体征,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除因在脐带结扎时没有严格无菌操作外,主要是在出生 3 天后脐带用纱布包裹或纸尿布覆盖,导致脐部通透性降低,局部潮湿分泌物增多所致。
总体而言,新生儿死亡率虽然高,但却不是完全不可控,甚至大部分都是可以人为加以预防和控制的。这主要体现在加强产妇的产前检查、医院环境的考察、专业医护人员的筛查,以及医院对感染性疾病的把控等等。做好这些基本的预防措施,完全是可以让新生儿感染性死亡的概率明显降低的。
这支药名称为Zolgensma(通用名onasemnogeneabeparvovec),基因治疗药。是全球第一款获批上市的腺相关病毒载体基因治疗药物。门诊一次性给药,静脉输注。患者只需购买一支,一...
有新闻报道,5月11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佛山市有关部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发生的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新生儿感染事件,经查后确认是一起由肠道病毒引起、因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医疗事故。对于新生儿来...
© 2019 国康私人医生健康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
发布评论: